2018年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运算律教案及教学反思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8年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运算律教案及教学反思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6b55490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aa

买 文 具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混合式题要计算,明确顺序是关键。同级运算最好办,从左到右依次算。 两级运算都出现,先算乘除后加减。遇到括号怎么办?小括号里算在先。 中括号里后边算,次序千万不能乱。每算一步都检验,又对又快喜心间

1.本节课教学,追求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探求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很有收获。

2.从教学目标定位来看,应该是既注重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又要重视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来看,两样都已初步地感受过,但又不是很深入,例如,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包括带括号的计算顺序,都在平时的练习中碰到过,却不是很多(但有的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对于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已了然于胸了)。因此本课以学生比较熟悉的情境主题图中的实例,要求学生列出算式,引导学生观察,贴近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要求学生明确应该先算什么,为什么先算它,说出自己是怎样想的。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经,以运算顺序为纬,把解决问题中的先算什么和四则运算中的先算什么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得出运算顺序,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了计算教学中枯燥乏味的心理。

A类

1.先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算一算。 900-189+11 100÷4+36 [196-(96+4)]÷6 234÷[(51-48)×3]

(考查知识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能力要求:能熟练掌握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B类

2.比一比,算一算。

15×(39-30)÷3 (185-35)÷(180÷6) 15×[(39-30)÷3] 72÷[(12+24)÷9]

(考查知识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能力要求:能熟练掌握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 722 61 16 26(说运算顺序略) B类:

2. 45 5 45 18 教材第48页“练一练”

1. 略 2. 270÷3-140÷2=20(千米) 3.722 575 1932 154 68 158 4.72 234 72 26

5.(1)(答案不唯一)6×3+2+4=24 2×6+3×4=24 (2)略 6.16 192 18 50 7.略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材第50~51页)

1.理解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内容及字母表达式。 2.能运用交换律验算加法和乘法。 3.会用乘法交换律使一些计算简便。

重点: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理解和运用。

难点:熟练运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

课件。

1.导入故事《朝三暮四》,引发学生思考。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4=7(个) 4+3=7(个) 3+4=4+3

2.先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3.引发猜想:是否任意两数相加,交换位置,和都不变?那乘法呢? 【设计意图:以故事导入课题,增强趣味性,吸引学生注意,引发思考。】

师:有了猜想,我们还得验证。你打算怎样验证? (一)加法交换律

学生举例验证,教师巡视指导(课件出示:教材第50页例1左图)。 4+6=10 6+4=10

师:谁能说出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板书:加数+加数=和

师: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相同点是两个加数分别是4和6,和都是10;而不同点是两个加数的位置不同。

师:因为4+6=10,6+4=10,所以4+6=6+4。

师:有谁能模仿这道题目的形式,举出类似的例子?同桌相互交流。 1.根据我们举的例子,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 提示:这些例子都是几个数相加? 两者之间发生了什么变化?结果怎样?

归纳: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这叫作加法交换律。 2.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启发学生用符号或字母)。

例:◆+●=●+◆ 甲数+乙数=乙数+甲数 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a+b=b+a 练习:根据加法交换律填数。

( )+270=270+80 400+500=( )+( ) 3. 用竖式计算 74+641。

师:运用加法交换律,我们还可以验算加法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师:验算时,可以将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后再加一遍;也可以用原来的竖式,把每一位上的数从下往上再加一遍。

师:为了计算正确,我们应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笔算时,要养成口头验算的习惯。

(二)乘法交换律

师:我们再来看看乘法中,是否也存在这个规律。 1. (1)每个小朋友有多少根手指?你是怎么计算的? 生1:5×2=10(根) 生2:2×5=10(根)

师:请学生分别读一下上面的两个算式,因为这两个算式的计算结果相等,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两个算式用等号连接。

板书:5×2=2×5

(2)有谁能模仿这道题目的形式,举出类似的例子?同桌相互交流。 2.根据我们举的例子,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50页例1右图) 问题:等式左边各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每一组等式的左右两边又有什么联系?

学生口述,教师引导。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乘法交换律”。刚才同学们已经用自己的话归纳了一下,那么什么是乘法交换律?

归纳: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这叫作乘法交换律。 3.如果用字母a、b分别表示两个数,那么乘法交换律用字母可以怎样表示? 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a×b=b×a。 练习:根据乘法交换律填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