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随堂练习答案(全)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大学语文随堂练习答案(全)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6654157ad02de80d4d84033

(4)条理清晰。 (5)书写规范。

二.汤显祖《牡丹亭·游园》

(一)填空题:

1、《牡丹亭》作者 , 代伟大的戏剧家。其一生写有五部传奇作品——《紫箫记》、《紫钗记》、 、 、 ,除《紫箫记》外,后四本合称为“ ”。 2、“ ,赏心乐事谁家院!”意思是 。语出 的《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

3、《牡丹亭》原名 。全剧共 出,取材于明代话本小说 。 4、汤显祖评价《牡丹亭》是:“一生四梦, 。”

5、从《牡丹亭》的思想内容上看, 与 的激烈矛盾冲突贯穿全剧,作者热情的歌颂“ ”并赋予其异乎寻常的力量。女主人公 正是这种力量的化身。

6、《惊梦》主要写杜丽娘的 ,是她反抗和追求的叛逆之始。

(二)选择题:

1、提出“以情反理”,追求个性解放的明代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是( A ) A.汤显祖 B.洪昇 C.孔尚任 D.关汉卿

2、《玉茗堂四梦》的作者是( A ),其中最著名的一个梦是( )? A.汤显祖 《牡丹亭》 B.汤显祖 《南柯记》 C.高明 《琵琶记》 D.洪昇 《长生殿》 3、以下哪部作品在戏剧形式上不属于传奇?( D ) A.《牡丹亭》 B.《桃花扇》 C.《长生殿》 D.《琵琶记》

4、“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此段有关“情”与生死的描述反映了汤显祖( D )的爱情观? A.真情实感才是爱情 B.真情将生死置之度外 C.情到深处,忠贞不渝 D以情反理,情定生死

5、“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这里“爱好天然”的意思是指( B ) A.喜爱自然 B.天性爱美 C.爱是本性 D.自然景色很美

(三)判断题:

1、《牡丹亭》又名《还魂记》。( )

2、《游园》出自《牡丹亭》第十出,《惊梦》是第十一出。( )

3、杜丽娘由情而死,由情而生,情节奇幻,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表现了汤显祖超越生死的爱情观。( )

4、《临川四梦》又名《玉茗堂四梦》,其中的四本传奇都包含有做梦的情节。( ) 5、《游园》象征着杜丽娘对一个个性解放的新时代到来的期望和憧憬。游园中杜丽娘的青春觉醒了,蜕变成一个挣脱精神枷锁、热切追求自由的美好少女形象。( )

(四)问答题:

1.阐述《牡丹亭》的故事梗概,分析作者的思想主旨。

《西厢记》的剧情是:唐贞元间书生张珙,在普救寺邂逅已故崔相国之女莺莺,发生爱情。时河桥守将孙飞虎兵围普救寺,强索莺莺为妻, 崔夫人当众许愿:有退得贼兵者以莺莺许之,张珙传书好友白马将军杜确发兵解围。然崔夫人嫌张贫寒而赖婚,张珙相思成疾,莺莺在侍婢红娘撮合下,夜奔西厢探慰张珙,私定终身。事为崔夫人发觉,拷问红娘,红娘理直气壮地斥责老夫人忘恩失信。夫人不得已而将莺莺许配张珙,但又借口不招白衣女婿,迫张上京赶考,莺莺与张珙满怀离愁而别。半年后,张珙得中状元。

崔老夫人的侄儿郑恒本与莺莺有婚约,便趁张生还未返回之时谎报张生已被卫尚书招赘为婿,老夫人一气之下要将莺莺嫁给郑恒,幸好张生及时归来,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这一美好的愿望,古往今来是许多文学作品的主题,然而,《西厢记》是描绘这一主题最成功的戏剧。《西厢记》歌颂了以爱情为基础的结合,否定封建社会传统的联姻方式。作为相国小姐的莺莺和书剑飘零的书生相爱,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以门第.财产和权势为条件的择偶标准的违忤。莺莺和张生在恋爱过程中,始终追求真挚的感情,把爱情置于功名利禄之上。《西厢记》虽是以功成名就和有情人终成眷属作为团圆结局,但全剧贯穿了重爱情.轻功名的思想,显示出作者思想的进步性。

2.分析杜丽娘形象的代表意义和杜丽娘“游园”的象征意义。

《牡丹亭》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热情歌颂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和强烈要求个性解放的精神。明朝重“理”,往往压制人性,抹杀了青春对爱情的渴望,很多女性成为封建礼教的牺牲品。《牡丹亭》就是通过杜丽娘这个角色的青春觉醒来张扬个性解放,肯定追求爱情自由的合理性。因此,杜丽娘这个角色是全剧的最大亮点,作者的思想通过这个角色的生生死死体现出来;作者对礼教的控诉.对“理”的不满也是通过杜丽娘之口唱出来。“游园”之前的杜丽娘身受传统礼教的熏陶,是一个矜持克制的大家闺秀。然而,“游园”中,当她看到满园姹紫嫣红的春色时,一下子勾起她在深闺中的青春苦闷,更引发了她心中的春情。面对良辰美景,她唱出了“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而且直言不讳地表达了对爱情的强烈渴望。从这点来说,“游园”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这个春天是杜丽娘等人对一个个性解放的新时代到来的期望和憧憬。杜丽娘在游园中青春觉醒了,蜕变成一个挣脱精神枷锁.热切追求自由的美好少女形象。

3、分析本文的艺术特点。

①精湛的人物心理描写。刻画杜丽娘的内心世界,准确把握人物的心理脉搏,是“游园”在艺术方面最值得称道的地方。杜丽娘像一只笼中小鸟,突然飞进了繁花似锦的花园,看到一个美丽的新天地,触景生情,她痛惜自己的青春埋没在小庭院中,慨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并引起她青春觉醒。女主人公游园前的心理活动,处处表现出贵族少女矜持和娇羞的特点,作者着重刻画其春情难遣的寂寞和对环境的隐隐不满。来到园中之后,则着重刻画满园春色在女主人公内心激起的巨大波澜:惊诧.感慨.悲叹.忧怨构成了丰富的心理内涵。这里有对自然和青春的热爱,有对春色惊叹和对命运的感伤,也有对礼教的不满和无可奈何的苦闷,作品成功地写出了人物从不断的感情沉积中走向冲破临界状态的心灵历程,其间有踌躇徘徊,有回旋起伏。这种心理描写的成功同时有赖于构思的严谨和描写的传神。作者的笔,透过人物欲藏又露的神态动作,主客交融的景物观照,回肠九曲的心灵告白等表现手法,把读者引向了她的内心世界。

②情景交融的手法。在杜丽娘的形象塑造上善于把人物的心情与客观的景物结合起来描写。园中的景物描写都是通过人物眼睛与人物当时的思绪来展开的,更多是写出人物对景的感受。景中情,情中景浑然一体,巧妙叠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五)作文:

题目:现实与理想 要求:

(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不少于800字。

(3)内容要切题,思想感情要积极健康。 (4)条理清晰。

(5)书写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