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林+李炜:农民工在中国转型中的经济地位和社会态度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李培林+李炜:农民工在中国转型中的经济地位和社会态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61800d2240c844769eaee7a

三、农民工意外地呈现出积极的社会态度

按照一般的社会分层理论,人们的经济状况和经济地位,决定着人们的社会态度。这也是一些学者把农民工视为威胁社会稳定的因素的重要原因。但我们的调查却发现,农民工并没有因其经济地位而表现出更加突出的社会不满情绪,反而呈现出积极的社会态度。

在社会安全感方面,农民工的社会安全感明显高于城市工人。我们在调查中把社会安全感分为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劳动安全、医疗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隐私安全七个方面,农民工的评价较高,7项社会安全感均明显高于城市工人,其中只有在\劳动安全\感方面,农民工与城市工人差异较小(见表7)。

在社会公平感方面,农民工的总体社会公平感也明显高于城市工人(见表8)。

在14个社会领域的社会公平感评价中,农民工的公平感明显高于城市工人的有11个领域,包括政治权利、财政税收政策、就业机会、收入分配、教育、地区/行业待遇等领域,只有在司法执法、社会保障、城乡待遇3个领域,农民工的公平感低于城市工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与就业、收入分配、发展有关的社会领域——如每个人的发展机会、工作与就业机会、财富及收入的分配、不同地区/行业间的待遇——农民工的公平感更是大大高于城市工人,均高出10个百分点以上。而人们通常认为,这些领域恰恰是农民工受到社会歧视之所在。

在对地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很满意+比较满意)方面,农民工总体上也同样一般高于城市工人。特别是对地方政府在义务教育、树立良好社会风气、维护社会治安、实现社会公正、依法办事等6个方面,满意度明显高于城市工人(见表9)。

特别令人意外的是,收入较低,通常被人们认为在城市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农民工,在社会群体间利益冲突的感知方面,不如城市工人强烈,回答\有严重冲突\和\有较大冲突\的比例仅为城市工人的一半;认为社会群体利益冲突\绝对会激化\和\可能会激化\的比例也比城市工人低16个百分点。当然,对这一问题\说不清\的农民工比例也大大高于城市工人(见表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