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学前教育史重点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中外学前教育史重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5fcd684e53a580216fcfee2

1. 名词解释:

1.师保傅制 是指在宫廷内,为了对统治者及其继承者实施积极地影响和有效的教育,设置专门的师、保、傅官以对其进行辅导和教育的制度。师保傅对太子实施的教育具有明确的分工,“师”进行文化知识及统治经验的传授、“保”负责身体的保育、“傅”则负责培养道德。 2.生活教育

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3.感觉教育

感觉教育在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成为她教育实验的主要部分。蒙台梭利的感觉教育包括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感官的训练。 4.恩物

恩物是福禄培尔为幼儿进行游戏和其他活动所设计的一套教具。取名“恩物”,意思是上帝恩赐给儿童的礼物。恩物可以统称为游戏活动材料。 5.“小先生制”

陶行知为了解决普及平民教育师资问题的穷办法,即即知即传人。人人都要将自己认识的字和学到的文化随时随地教给别人,而儿童是这一传授过程的主要承担者。

6.“科学下嫁”

陶行知提出来的为普及教育的一条途径,提倡自然科学下嫁给广大的平民,还要重视对儿童的科学启蒙教育。 7.“五育”并举

蔡元培在批判封建主义教育宗旨基础上,根据资产阶级的需要,为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五育指的是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 8.“艺友制”

陶行知提出来的,结合当时中国的实际国情,解决幼稚师资紧缺的“穷办法”,艺是艺术,也可作手艺解,友就是朋友。凡是朋友之道教人学做艺术或手艺便是艺友制。 9.“白板说”

英国教育家洛克在反对天赋观念论基础上提出来的,认为儿童的心灵生来就像“一张白纸或一块蜡”,任你在上面写上什么或者把它塑造成什么。 10.“白天的母亲”

德国学前教育机构的一种,指的是政府提供少量的经费,让一些年轻的妇女在照管自己孩子之余,在白天帮助邻近的职业妇女照管1-2个小孩,以解决其实际困难。 简答题:

1. 简述各国学前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趋势。

学前教育重心的转移;尝试不分年级的教育;多形式和多功能的学前教育机构; 政府日益重视学前教育,制定法律和政策,推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发展。

2. 概括颜之推对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论述。

论学习态度:虚心务实,博习广见,勤勉惜时,相互切磋。 论学习方法:勤学博学,师古眼学,切磋琢磨。 3. 陶行知关于普及幼稚教育的思想是什么?

立志创办平民教育;积极普及幼稚教育;提倡“科学下嫁”;“小先生制”的创造与推行。

4.简述陈鹤琴的家庭教育理论的内容和原则。

家庭教育的内容:注重家庭教育科学依据;提倡家庭教育的民主精神;重视家庭教育的人格培养。

家庭教育的原则:正面教育的原则;以身作则的原则;及早施教的原则;严格要求的原则;教养态度一致的原则;宽严适度的原则;责罚要慎重的原则。 5.我国原始社会儿童教育活动的内容有哪些?

生产劳动教育;原始的道德和宗教教育;原始的艺术教育;体格和军事训练。

6.简要评述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

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是她长期观察和研究儿童与教育改革实验研究的总结和概括,是建立在对儿童内在的发展潜能和能够通过自发、自动的活动来进行自我教育的信念之上的,因而主张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反对成人的强制干预。但是,由于蒙台梭利的历史和阶级局限性,在她的理论中也存在着一定的主观片面性:如孤立的感官训练;对创造力的忽视;过于强调读、写、算;缺乏增进社会互动与发展语言的机会等。

7.张雪门根据教育目标,把幼稚园分为哪几类? 以培植士大夫为目标的幼稚教育 以培养宗教信徒为目标的幼稚教育 以发展儿童个性为目标的幼稚教育 以改造中华民族为目标的幼稚教育 8.简要介绍我国古代“师保傅”制度。

宫廷儿童教育制度,分为太师、太保、太傅合称三公,少师、少保、少傅合称三少。太保负责太子身体的安全和健康,太傅从道德和政治方面教育训练太子,太师负责太子的学业知识。

9.简述对我国蒙养院制度的评价。 蒙养院没有独立的地位。 蒙养院的师资得不到保障。

蒙养院的教育形式与内容自相矛盾。

10.边区和苏区学前儿童保育的内容是什么? 重视学前儿童的营养

制定合理的生活管理制度 加强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加强儿童的身体锻炼

11.鲁迅认为旧的“蒙童读物”对儿童的毒害的表现是什么? 封建主义思想毒害儿童的身心 儿童读物中的虚伪性和残忍性

通过儿童读物宣传荒诞无稽的唯心主义思想和不从实际生活出发的荒谬东西 12.恽代英提出的家庭教育的方法有哪些?

潜移默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严而有格,扬长补短;任其自由,合宜指导;适当暗示,积极防范。 13.简述陶行知创造教育观。

陶行知指出中国旧教育只能培养唯唯听命的奴才,中国的新一代必须是有主动性、自觉性、创造性的人,主张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来办教育,提出六大解放的要求: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

14.人本主义课程论对学前课程决策的启示。 建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给儿童提供充分的自我表现的机会,鼓励儿童去积极发现和创造 顺应课程发展的时代主流,将课程从多方面综合

学前课程决策应注意发挥儿童、家长、社区的积极参与 论述题:

1.试论福禄倍尔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学前教育目的:由于世界、自然和人都是上帝精神的体现。教育的目 的就是唤起和发展埋藏在人体内部的“上帝的本源”,把人身上潜在的上帝 精神表现出来。

(二)学前教育原则:1.发展的原则2.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三)学前教育的地位和作用:1.幼儿时期是人生的一个最重要的阶段,此 时的生活方式和所受的教育将影响他整个一生,应把学前教育作为人的教育 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2.单由家庭来教育儿童存在很多问题应建立专门的学前教育机构,以保护儿童身体和精神的健康成长,培养训练有素的幼儿教师,并推广幼儿教育经验。

(四)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1.通过游戏及“恩物”,发展儿童的认识能力、创造能力和体力,并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2.通过各种作业,将恩物的知识运用于实践。

(五)历史地位:1.创立了幼儿园教育体系,使得学前教育成为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和独立部门,标志着学前教育机构的作用开始由“看管”转向“教育”,通过幼儿园教育促使儿童的身体和精神健康成长;2.对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学前教育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3.理论带有神秘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倾向。 2. 论述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

(一)目的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二)课程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三)方法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四)教学原则:提出活教育的17条教学原则。凡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 当让他自己做; 凡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 你要儿童怎 样做,你应当教儿童怎样学; 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 积极的鼓 励胜于消极的制裁;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 比较教学法; 用比赛的方法来增进学习的效率; 积极的暗示胜于消极的命令; 替代教 学法; 注意环境,利用环境; 分组学习,共同研究; 教学游戏化; 教 学故事化; 教师教教师; 儿童教儿童; 精密观察。

(五)训育原则:13条,从小到大;从人治到法治;从法治到心理;从 对立到一体;从不觉到自觉;从被动到自动;从自我到互助;从知到行; 从形式到精神;从分家到合一;从隔阂到联络;从消极到积极;从“空口

说道”到“以身作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