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如死如弃如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焚如死如弃如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5d00ea2e2bd960590c677ce

王,基本上一样,君王换姓,朝廷改名。您说,这末代君王处此时,是哭泣涕如雨下呢?还是欢欣鼓舞!可以想象到,明末皇帝崇祯,他去上吊死的时候,是穷途末路,呼天不应,入地无门。真正是孤注一掷,别无选择了。清末皇帝宣统,他无可奈何离开故宫,在去天津的路上,肯定不是欢声笑容满面。但对于推翻旧王朝,建立新政权的胜利者来讲,此时,却是吉祥!

在《周易》中,对身居君位的皇帝,真的是忧得优患,把各种可能遇到的问题与不幸,尽可能的表现出来。例如,在《屯》篇“上六”这一段讲的:“乘马班如,泣血涟如”。这就是说,处在艰难时刻的皇帝,就像乘坐着四匹马拉的车,马离行,步调乱。他一点驾驶本领也没有。马乱跑,车乱幌,他没有办法了,就在车上嚎啕大哭,直哭得血泪涟涟如雨。想想看,这皇帝还能长久吗!这一情景,历史上却也一直在重复。像西汉末年与东汉末年,“泣血涟如”表现在皇太后身上,是连哭、带骂、还得交出皇家大印;这与汉献帝离开皇宫时,虽涕泪如泉涌一样,也还得到洛阳北部的山下为民,受着监控。其味儿相同!

作为揭示人类社会中周期性演变基本规律的《周易》,它把“家天下”中的共性、君臣关系,揭示得淋漓尽致——焚如、死如、弃如。用不着了,就背离、断绝而不往来。到了末代君王,之所以“出涕沱若,戚嗟若”,“乘马班如,泣血涟如”,是因为他成了独一无二的孤家寡人,虽然剥离了王侯将相之累赘,却又养了一大群不下蛋的鸡。从夏商周,到元明清,皆照方抓药,推磨转圈。

2015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