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厂 质量手册范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印刷厂 质量手册范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5ccc612cc7931b765ce15bd

******印刷厂 5.4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4.2 管理评审输入

章节号 版次 页码 5.4 A0 2/3 管理评审输入应包括与以下方面有关的当前的业绩和改进的机会:

a) 审核结果,包括第一方、第二方、第三方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产品质量审核等的结果; b) 顾客的反馈,包括满意程序的测量结果及与顾客沟通的结果等; c) 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包括过程、产品测量和监控的结果;

d) 改进、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包括对内部质量审核和日常发现的不合格项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及其有效性的监控结果;

e) 以往管理评审跟踪措施的实施及有效性;

f) 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各种变化,包括内外环境的变化,如法律法规的变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开发等。

g)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状况,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4.3 评审准备

4.3.1 预定评审前十天,管理者代表以书面形式向厂长汇报现阶段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并提交本次评审计划,由厂长批准。

4.3.2 管理者代表负责根据评审输入的要求,组织评审资料的收集、准备必要的文件,评审资料由管理者代表确认。

4.3.3 管理者代表向参加评审的人员发放《管理评审通知单》,及本次评审计划和有关资料。 4.4 管理评审会议

a) 厂长主持评审会议,各部门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对评审输入做评价,对于存在或潜在的不合格项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确定责任人和整改时间;

b) 厂长对所涉及的评审内容作出结论(包括进一步调查、验证等)。 4.5 管理评审输出

4.5.1 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以下方面有关的措施:

a)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的改进,包括对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组织结构、过程控制等方面的评价;

b) 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对现有产品符合要求的评价,包括是否需要进行产品、过程审核等与评审内容相关的要求;

c) 资源需求等。

4.5.2 会议结束后,由管理者代表根据管理评审输出的要求进行总结,编写《管理评审报告》交厂长批准,并发至相应部门并监控执行。本次管理评审的输出可作为下次管理评审的输入。

25

******印刷厂 5.4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4.6 改进、纠正 、预防措施的实施和验证。

章节号 版次 页码 5.4 A0 3/3 管理者代表根据《改进控制程序》的规定,对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跟踪验证。 4.7 如果评审结果引起文件更改,应执行《文件控制程序》。

4.8 管理评审产生的相关的质量记录应由生产调度科按《质量记录的控制程序》保管,包括管理评审计划、评审前各部门准备的评审资料、评审会议记录及管理评审报告等。

5 相关文件

《内部审核程序》 第8.1.2章 《改进控制程序》 第8.4章 《文件控制程序》 第4.1章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第4.2章

6 质量记录

管理评审计划 FL/JL-5.6-01 管理评审通知单 FL/JL-5.6-02 管理评审报告 FL/JL-5.6-03 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 FL/JL-8.5-02

26

******印刷厂 6.0 资源管理 1 应及时确定并提供所需的资源,以: a) 实施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 b) 达到顾客满意。

章节号 版次 页码 6.0 A0 1/1 2 资源可包括 人员、信息、供方、基础设施、工作环境及财务资源等。

3 本厂从顾客满意的角度出发,对人员、设施和工作环境规定了相应的要求,特编制以下程序文件:

本手册编号 文件名称 对应标准章节号

6.1 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6.2 6.2 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6.3 6.4

27

******印刷厂 6.1 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1 目的

章节号 版次 页码 6.1 A0 1/2 对承担质量管理体系职责的人员规定相应岗位的能力要求,并进行培训以满足规定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承担质量管理体系规定职责的所有人员,包括临时雇用的人员,必要时还包括供方的人员。 3 职责

3.1 管理者代表

a) 负责编制《岗位任职要求》和《部门和岗位职责》; b) 负责工厂《年度培训计划》的制定及监督实施; c) 负责上岗基础教育;

d) 负责组织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3.2 各部门

负责本部门员工的岗位技能培训。 3.3 厂长

a) 负责批准《岗位任职要求》和《部门和岗位职责》; b) 批准工厂年度培训计划. 4 程序 4.1 人员安排

4.1.1 承担质量管理体系规定职责的人员应是有能力的,对能力的判断应从教育、培训、技能和经历方面考虑。

4.1.2 管理者代表负责编制各部门《部门和岗位职责》,报厂长审批。

4.2 培训、意识和能力

4.2.1 应识别从事影响质量的活动的人员的能力要求,分别对新员工、在岗员工、转岗员工、各类专业人员、特殊工种人员、内审员等根据他们的岗位责任制定并实施培训需求。

4.2.2 新员工培训

a) 工厂基础教育:包括工厂简介、员工纪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安全和环保意识、相关法律法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基础知识等的培训。在进入工厂一个月内,由管理者代表组织进行; b)岗位技能培训:学习生产作业指导、所用设备的性能、操作步骤、安全事项及紧急情况的应变措施等,由各部门负责人组织进行,并进行书面和操作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c) 在职提高培训:旨在提高其岗位技能、管理水平、增长相关知识和意识的培训。 4.2.3 特殊工作人员培训

a) 特殊工序、关键工序人员的培训,由所在岗位技术负责人负责培训,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印刷厂

章节号 6.1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