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五指”课程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新五指”课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5670c2cf5335a8102d22097

为孩子的一生幸福奠基——滨城区第二小学学生幸福指数调查报告 闸北区第一中心小学\儿童幸福与学校发展研究\课题组

一,调查目的:

调查目的旨在倾听学生的心声,关注学生的发展状态,落实贯彻我校提出的\为孩子的一生幸福奠基\的办学思想。本调查就是关注学生的家庭,心理以及学科兴趣等,从而寻找让学生获得幸福感的途径。

二,调查步骤:

问卷设计,修改,试调查,全校学生调查,数据统计分析,调查报告 三,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

(一)身心健康,是学生获得幸福感的首要元素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人只有感受到身体的健康,精神的愉悦,才会获得幸福感。从我校的调查情况来看,各年级段健康状况的情况看:

低,中,高年级大多数同学都感觉到自己身体十分健康,特别是高年级学段的学生随着身体发育的完善,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十分满意。这得益于一中心校园里运动设施的完善:中心大操场,绿意浓浓的校园,让学生一进校园就感觉心情舒畅,有放松运动的欲望,另外,学校为学生创设了许多锻炼的机会:每天一进学校就开始阳光一小时活动,运动节活动的开展,篮球,健美操等运动社团的设立都让学生在学校中感受运动之美,大家在学校中均感受到身心健康。学校对学生的身体健康非常重视,有良好的卫生机制,倡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所以拥有良好的身体是快乐学习的保证,也是学生感受幸福的基本条件。

另外,通过调查,学生每天走进一中心小学,感到:

精神愉悦 情绪没多大变化 心情紧张 其他 低年级 74﹪ 15.2﹪ 11.2﹪ 3.2﹪ 中年级 63.3﹪ 16.9﹪ 7.2﹪ 3﹪ 高年级 46.2﹪ 24.1﹪ 3.9﹪

大部分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走进校园,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涯。这在学生的心理上产生了良好的学习契机。这也是学生获得幸福感的重要元素。

(二)适量的课业负担,精彩纷呈的校园活动是学生在校园感受幸福的主要原因 1、适量的课业负担,为学生赢得个性发展的空间

学生拥有自己的空间,能有时间支配自己的活动,是大部分现代少年最希望得到的幸福途径。他们热情,好动,善于吸收新鲜事物,渴望有自己的生活空间。

所以,学校的课程设置,课业负担往往占据了学生大部分的自我空间,但从我们一中心的调查数据看:

(表一)学生每天自由安排的时间: 低年级 中年级 高年级

半小时以下 76 30.4﹪ 74 31.2﹪ 100 22.8﹪

半小时到一小时 92 36.8﹪ 89 37.6﹪ 178 40.5﹪ 一个半小时 46 18.4﹪ 33 13.9﹪ 68 15.5﹪

二小时或二小时以上 37 14.8 ﹪ 23 9.7﹪ 46 10.5﹪

低中高年级的学生均有半小时到一小时的自由支配时间,说明学校的课业负担还是适量的,特别是对于学业负担较重的高年级的学生,我们进行问卷调查:当完成一天的学业后,60.1﹪的学生感到还有精力完成自己的兴趣爱好,觉得比较疲惫的学生占20.7﹪,只有9.8﹪的学生感到疲惫。所以,当完成

1

一天的学业后,多数同学会感到有剩余精力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样,他们的自由度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时间保证。

2、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是学生感受快乐的主要途径。

对于学校开展的健康节,英语嘉年华,读书漂流瓶,校园集体舞,校园十佳歌手等活动,包括开展的双周社团活动,中年级74.7﹪的学生非常喜爱。高年级59﹪的学生非常欢迎。这些活动的开展普遍遵循学生的心理及年龄特点,听取学生的意见,所以,活动受到大家的认同,也是受到学生欢迎的主要原因。例如,社会上流行十字绣的时候,我们听取学生的意见就开设了\十字绣\社团,结果就大受女孩子的欢迎。事实证明校园活动是能展现学生自己的特长的舞台,所以,这也是学生的幸福感的主要来源。 (三)和谐校园,温馨教室的创建,增加了学生的幸福指数。

学校是学生另一个温暖的家,学生在校园,中队中的人际关系,也从侧面反映了学生的幸福指数。为学生营造和谐校园,温馨教室,能提升他们的幸福指数。从学生反映的数据中,我们看到: 1、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低年级 1,成绩好81.6﹪ 2,乐于助人 66.4﹪ 3,人缘好 53.6﹪

中年级 1,乐于助人68.4﹪ 2,成绩好66.7 3,幽默46.8﹪ 高年级 1,乐于助人66.5﹪ 2,幽默62.4﹪ 3,成绩好53.3﹪

从数据中,我们看到低年级学生对朋友的认同还停留在关注学习成绩上,而到了中高年级,学生就普遍认为只有乐于助人的孩子才能成为真正的朋友,这与温馨教室的创建是分不开,在合作中成长,在互助中共同体验成功的幸福。 2、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

在新课程的理念引领下,师生之间的关系渐渐发生了变化,\温馨教室\的建设是学校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一种载体。构建和谐校园是学生实现快乐学习,体验幸福成长的有效途径;从少代会上学生的直言不讳,到组织讨论中队的活动方案时,学生的主动参与,从快乐中队的创建我们与学生之间越来越近,我们想方设法要给予学生一个和谐的成长环境。校园里要形成新型师生关系:相互尊重,互为朋友;平等互助,教学相长;理解宽容、学会赏识;珍爱学生,让高于母爱的教育爱无处不在。 这些都让我们的学生在和谐校园中感受着幸福。 四、建议与分析:

(一) 增强课程意识,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在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中,我们发现: 最不喜欢

低年级 1,体育79.2﹪ 2,自然76.4﹪ 3,语文72.8﹪ 语言活动 中年级 1,语文67.5﹪ 2,体育64,1﹪ 3,品德与社会63.7﹪ 数学 智慧海洋

高年级 1,体育72.9﹪ 2,数学65.9﹪ 3,语文62.9﹪ 语言活动

此外,在你喜欢的老师\音乐老师得票率相对较低,中年级33﹪,高年级58.2﹪而在\你喜欢音乐吗?\中年级66.3﹪,高年级69.6﹪。

从上述的数据中我们看到了作为课程主体-学生眼中的课程差异,虽然有的课程受欢迎有它自身的课程优势,但也反应了教师课程意识上的一些问题。我们从这些数据中看到,语文课是深受各年段学生的喜欢一个教师如何理解课程,就决定了她如何实施教学,她的课程视野,甚至直接影响了孩子们的思维方式。长期以来,一些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始终处于\忠实执行者\的层面,缺乏必要的课程意识和课程生成能力。教师的课程意识意味着\教师即课程\,教师是课程的动态建构者、课程的生成者。一方面,课程意识影响着教师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课程意识影响着教师对整个教育活动的认识与理解,也影响着教师对整个课程系统的认识、理解与处理方式。这就需要教师切实转变课程观,努力超越以往狭隘的课程观,确立整合的、生成的、实践的课程观,并在此基础上完整地把握课程价值与课程目标,妥善处理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的关系,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

与此同时,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独特之处,去肯定他的独特性,这样孩子才可能对自己有信

2

心。有位智者曾说:\人的很多禀赋都是被他人发现的,自己不一定意识到,一旦被别人发现了就变成了这个人的特性,这个人的优势所在。\教育可能要做的事就是承认差异,承认不平等,更多地给予人理解和期待,开启尽可能多的方向,让每个人都得到光亮,都相信能得到自己的光亮。 (二)关注弱势群体,进行心理干预。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还有6.6﹪的学生每天进校有紧张的情绪,在另外一道题中:\在活动中,忽然看见一只小猫,你会,怎样?\有部分同学会选择捉弄小猫。受到委屈时,你会:低年级学生会选择独自生闷气的占41.2﹪,中年级的学生有53.2﹪,高年级的学生有33.5﹪。从上述的数据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孩子的冷漠与孤僻,我们要特别关注这些弱势群体的学生,培养一颗爱心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爱,才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只有爱,才能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只有爱,才能享受到人生的真谛;只有爱,才能感受到人类的伟大。爱应从身边的事做起,激发孩子从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开始,去爱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教师要及时做好心理干预的工作,细心观察,形成定点跟踪,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我们相信教育的力量,相信教育的爱能创造奇迹,虽然奇迹的实现总是难的,我们仍然期待更多的孩子拥有美丽的心灵,让更多的孩子在学校获得关爱与幸福。 (三)关注能力发展,培养学生卓越口才

从问卷中,我们读到学生对自己最擅长的大多为运动,动手能力,对认为自己表达能力较强的仅占11.5﹪。这个数据反应了我们的孩子缺乏人际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又从侧面反应了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现象,孩子们被剥夺了话语权,所以我们的教育要把发言权还给我们的孩子。我们可以利用课堂、利用课前的3分钟、利用10分钟队会、利用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让孩子们去自信自如地演讲,让他们讲故事、讲他们的研究、讲自己的思想,这种训练会激活孩子的思维,对孩子的终身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愿每一个一中心的学生成为敢于表达思想、能清晰地表达思想的孩子,成为自信、有竞争力的孩子。

一个高中校长曾亲口跟我说,你如何理解教师这个职业?我说我很觉得这个职业很神圣,父母也许看到一个孩子成长过程,教师却见证着一群又一群孩子由儿童成长为少年,由少年成长为青年。这个职业无论学问和品德对人要求都很高。 校长却这样跟我说,你错了,教师是杀手!是的,他说的有一定道理。一个教师育人不易,毁人却很容易,如果一个不良教师的一句话,一个态度,一个眼神都可以轻易毁掉一个人的一生。让我们为学生的一生幸福而打下扎实的基础。让我们都来做幸福儿童的启蒙者。

关于\新五指\课程重构的调查与分析

--闸北区第一中心小学关于\新五指\课程重构的调研报告

一、研究缘起

\五指\课程源于著名教育家陈鹤琴20年代初在幼儿教育中倡导活教育的五指活动。其提出编制幼儿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儿童健康、儿童社会、儿童科学、儿童艺术和儿童语文等五个方面,而幼儿园的课程则全部包含于五指活动中,并采用单元制,运用圆周法、直进法、混合法来进行单元教学。(注:选自陈鹤琴全集第2卷)

\新五指\课程是闸北区第一中心小学在学校教育教学中,通过实践和研究,依据学校教育传统和创新探索,逐步建立的系统校本课程,这一系统课程是对\五指\活动的继承与创新。\新五指\课程内容涉及小学生全面成长的五个方面,包含了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要求,力图从\德\(公民与礼仪),\智\(学科与探究),\健\(健康与生活),\艺\(艺术与人文),\创\(科技与创新)等五个方面实施教学,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科学建构。

\新五指\课程是学校在原有办学成果的基础上,再一次回归创始人陈鹤琴先生提出的\活教育\理论

3

体系,结合当今时代特征和课程改革的进程,提出开发和建设\新五指课程\,帮助学生\做中得幸福\的办学新思路。建设\新五指课程\成为学校\十二五\期间的重要任务。 二、价值基础

\新五指\课程的重构有利于学校办学特色形成。学校在陈鹤琴老先生幼儿课程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提出重构\新五指课程\,就是要将全面育人的主张在课程层面加以落实,在规划设计学校课程时,既凸现陈老\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活课堂\的课程论思想,又结合课程改革的要求,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有所加强。\新五指\课程是体现学校办学思想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办学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支撑学校品牌的重要内容,更是实现学校育人目标的重要前提。学校课程建设的整体思路,利于在宏观层面使学校全体员工明确目标,步调一致,形成合力。

\新五指\课程的重构有利于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升学习者的主体性,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向。《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开宗明义提出了\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理念,这个核心理念抓住了教育本质,突显了教育的核心价值。教育的本质就是育人,它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促进每一个受教育者的发展。\新五指课程\提出的\培养幸福少年\,正是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正是养着眼于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着眼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新五指\课程,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了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新五指\课程的重构有利于活教育的传承与创新。学校创办人陈鹤琴先生倡导\活教育\,很早就提出了\五指活动\课程观。陈鹤琴先生对教育课程的理解是非常科学合理的。他的整体教育观、生活教育观、活教育观原则一直指引着学校对课程思想进行深入的思考。八十多年来的办学实践证明,无论是复校初期 \在常态儿童中培养质优生\的研究,还是20世纪80年代后形成的以\自主教育\为主题的小学教育整体改革成果;无论是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启动了\自主教育\第二阶段的探索和实践,还是正式提出创办\童心学校\的办学目标,学校始终沿承的是学校创办人陈鹤琴\一切为儿童\的教育思想,学校在传承陈老活教育思想,在课程建设上力求整体与连贯,紧密联系社会实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研究方法

\新五指\课程的重构研究,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在研究前期主要侧重于调查、访谈。 (一)调查目的

\新五指\课程的重构研究,力求通过调研与文献参考、实际问题的结合,形成\新五指\课程重构与实施的基本思路;通过对\新五指\课程的整体构架,形成课程重构与实施的基本思路及方法,形成课程重构策略上的基本经验,以最终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此次调研是在2009年《一切为儿童--儿童幸福感调研报告》提出的建设\新五指\课程的任务与培养幸福儿童的办学目标的基础上,继续深化研究学生的自我期望,深化研究学生兴趣发展方面的共性与个性需求,深化研究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需的基本素养,等等,并在这些相关研究的同时,对国家课程体系下\新五指\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及实施等的可重构空间进行比较研究。 (二)调查对象

调查、访谈主要从当前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需求的共性与个性出发,对学生及家长的教育需求做分析调研,注重个案研究与整体调研方式的结合,来形成对研究过程的评估,形成对研究框架的修正和完善,并最终通过实践总结与问卷反馈的方式,形成对研究具体效果的结论与建议。 (三)调查过程

调查主要采用问卷法辅助访谈方式,采用自编问卷分教师问卷、学生问卷和家长问卷,每一问卷各20道题,每题两个及两个以上选项。问卷内容包括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基本情况、兴趣爱好、未来期望等,包括家长基本教育观念、孩子成长思想、学校教育看法等,包括教师课程重构理解、课堂教学观点、学校发展见解等。访谈内容包括对课程重构的看法和建议等。

问卷提纲的实施过程为:问卷试调查,根据出现问题修改问卷;请教师对问卷进行修改;根据提纲,进行再调查;收集数据,统计与分析数据,最后形成调查报告。 四、结果分析

此次调研,学校随机从教师、学生、家长中抽取样本1139人,调查发出问卷1139份。收回有效问卷1139份,其中教师问卷49份,学生问卷576份,家长问卷514份。 (一)学生自我期望取向积极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