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验方 - 肠胃科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民间验方 - 肠胃科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3d3eddaad51f01dc281f1bc

口水的来源:默默地想吃山里红、草莓、喝醋,什么酸就想什么。我的胃酸很长时间不犯了。

(孙秀琴贡方?中国)

柿蒂可导吐

如果吃了不干净的东西,胃里翻滚难受又吐不出来,或食物中毒后急需导吐,此时柿蒂可以帮忙。取备用的十几个柿蒂煮水,开锅后再用小火煮十多分钟,取汁液一中杯,喝下去一会儿便可吐出来。

(胡承兰贡方?中国)

茶叶米可治粘性食物消化不良

许多人都习惯在节日制作和食用年糕等粘性食物,然而一些老年人食后感到消化不良。我听说一方可治:抓一把茶叶、一把米炒至焦黄,添水煮沸,将水服下几次后便可痊愈。

(乔艳平贡方?中国)

南瓜子石榴根皮驱绦虫、蛔虫

取南瓜子一两,石榴树根皮半两。将南瓜子连壳研末,石榴根皮洗净,水煎后待温凉冲服,每次服一两,日服两次(早晚空腹服),连服两日即可。儿童减半。

(张秀文贡方?北京市前门西河沿111号)

为「便」所苦妙方

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饮食习惯的改变,我曾经时常腹胀,偶尔还会隐隐作痛;排便时,排得不多但解很久。因为习惯性便秘,导致情绪不是很稳定,而且食欲不佳,我仔细推敲其中原因可归类如下几点:个性急没耐心、吃东西狼吞虎咽、少吃蔬果、贪吃刺激性的食品、少喝水。

找出问题点后,我对症下药改善,决定永远跟它一刀两断。我试着从个性、饮食及运动三方面着手。在个性方面,我试着放慢脚步,学习解决事情的技巧。我常练习用腹部缓缓吞吐气以达到放松的效果。

饮食方面,多喝水,多吃水果,多喝杂粮粥。我现在已养成一有空就喝水的习惯,也因此常跑厕所,虽然引来别人异样的眼光,还被质疑过膀胱是否有问题,但每日排便问题确实变得顺畅了。早晚餐前,我必吃一盘水果,有时甚至只吃水果不吃饭。以前,早餐我常喝牛奶,现在改喝麦麸加杂豆粉或杂粮粥替代。

在运动方面,我睡前必做的两件事就是腹部按摩及仰卧起坐。晚上洗完澡后躺在床上,滴几滴婴儿油在肚子上,首先两手在小腹两侧上下按摩五十下,然后两手以画弧的方式再按摩五十下。休息五分钟后再做一百个仰卧起坐;之后,起身在卧室里来回走动直到有点睡意再入睡。平常走路时,常提醒自己缩小腹快步走。坐办公桌时,挺直腰杆,做些肚皮伸缩的活动。

经过两年多的试验观察,我现在每天排便而且非常顺畅。排便的时间也很规律,一天一

至二次,而且通常在早上,腹胀的感觉已不再发生。自从无「便」一身轻后,整个人也变得神清气爽,不再有「负担」沉重的感觉。

若有跟我一样为「便」所苦的朋友。不妨试试我的方法,只要有恒心,或许能有意想不到的惊奇!

(忘尘提供.台湾.2004年5月)

治溃疡

消化性溃疡发生在人类,其它动物少见。都市居民多于乡村,劳心者多于劳力者,神经质个性的人也特别容易罹患。

由于精神压力容易导致大脑皮层功能紊乱,中枢协调失常,迷走神经兴奋性提高,使得胃酸分泌增加、黏膜血管痉挛及组织缺氧、抗力下降,所以在繁忙紧张的工商社会里,罹病率逐年增加。

遗传、性别、年龄等体质因素,亦与本病有关,例如血型O型的人,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率高出一般人40%,一亲等血亲有十二指肠溃疡病史,其发病率高出三倍,男多于女,发病年龄则多在青壮年。

患有逆流性食道炎、慢性肺病、肝硬化、肾衰竭或尿毒症的人,也比较容易得到溃疡。此外,由于滥服止痛药及黑药丸等秘方的情况普遍,已成诱发本病的另一因素。

消化性溃疡主要症状有胃部烧灼感、闷痛、饥饿感,甚至剧烈的上腹痛。少部分患者会感到恶心、反胃、食欲不振、吐酸水。严重的会解黑便、吐血、胃穿孔造成腹膜炎、幽门阻塞。万一久烂不愈,也有癌变的可能。

临床上,根据胃痛的性质,不失为中医治疗溃疡的准则:

1.胀痛:胃脘胀痛,痛处不定且连及胁肋,兼有紧张易怒、嗳气呃逆、嘈杂吐酸、口干口苦,可用四逆散或柴胡疏肝散来疏肝和胃。

2.闷痛:呈隐隐的钝痛,以手按、热敷或进食则痛减,兼有呕吐清涎、手脚冰冷、面黄乏力、大便拉稀,可用黄耆建中汤或六君子汤来温健脾胃。

3.灼痛:胃脘隐隐灼热疼痛,兼有身体消瘦、口燥咽干、干呕呃逆、舌光而红,可用沙参麦冬饮或益胃汤来滋养胃阴。

4.刺痛:痛处固定,有如针刺或刀割,甚至有呕血便血,舌色紫暗或有瘀点,可用失笑散或膈下逐瘀汤来活血化瘀。

溃疡患者应避免抽烟,因为抽烟会降低胰脏的重碳酸盐的分泌,因而降低了十二指肠的碱性程度。还会增加血清中胃泌素元之分泌,并且使幽门扩约肌的压力减少,从而使得逆流入胃的液体增多。

尼古丁还会降低十二指肠的血流量并抑制前列腺素E的合成,增加幽门分泌酸之壁细胞数目。

至于咖啡、茶、可乐的咖啡因,也对胃壁有相当大的刺激及伤害,因为这些饮料进入胃部后分解为水及气体,使胃壁膨胀并加强胃酸的分泌,会让溃疡加重而难以修复。

酒精除了刺激胃酸分泌之外,还会直接对胃黏膜造成伤害。食物太冷会使胃黏膜血管收缩,发生缺血缺氧,并能使胃肠痉挛而加重疼痛;太热则会使血管扩张,恐有出血之虞。

(叶慧昌中医师.台湾.2004年4月)

胃食道逆流

胃食道逆流是因食道和胃部之间的贲门扩约肌松弛,无法正常关闭,造成胃酸不当逆流到食道,刺激食道壁而产生心口灼热(俗称火烧心)、酸液逆流、呕吐、打嗝,有些人甚至还会出现咽喉痛、口臭、口水多、口中酸苦、长期慢性咳嗽。

因此有食道逆流困扰者,应调整生活方式,如睡前三小时不吃东西、睡觉时垫高枕头、吃饭七分饱、饭中不要喝太多汤、饭后要走动数十分钟,及避免食用辛辣、太酸、太油腻等的食物,必要时,医师会开予药物治疗,以防止病情恶化。

中医治疗胃食道逆流有很好的效果,然而需要较长的时间,主要是因为中医以改善患者体质为最终目标,所以在治疗及日常防护上,需有耐心。

就传统中医而言,胃食道逆流是属于「胃脘痛、嘈杂、吐酸、呃逆」病的范围,主要病征是由肝气犯胃或脾胃虚弱、胃气不能和降所致。因此,治疗胃食道逆流应以疏肝、和胃、降逆的药物为主。

临床发现,中药配方「疏肝和胃汤」具有疏肝理气、和胃降逆、健脾助运的作用,可以抑制胃酸分泌,遏止酸液逆流之苦。

但在使用此方时,也可随症加减,加强疗效,如吐酸明显加黄连、吴茱萸;腹胀明显加枳实、厚朴;嗳气呕吐加代赭石、旋覆花;疼痛较重加元胡、木香。

另外,也有中医用针灸治疗胃食道逆流,例如扎手部内关、胸部期门、上背部肝俞、胆俞、腹部中脘、腿部足三里、阳棱泉、足部丘墟等穴道,都可改善胃食道逆流的情况,但容易复发,临床评估疗效,仍比不上中药内服为佳。

(苏聪明中医师.台湾.2004年 )

急慢性盲肠炎

1.症状:

盲肠炎,一称兰尾炎,中医谓之肠痈。病初发时头昏眼花,不思饮食,小便不畅,体发高烧,几与重感冒之症状无异。上腹或脐部,初感不适,既而阵阵绞痛,忽起忽止。连续数小时,精神困倦,痛楚渐由腹部中央移至盲腹本位之小腹右侧。于是愈痛愈烈,甚至恶心、呕吐、间或便秘,冷汗涔涔者,亦往往有之。以手掌力按痛处,稍感宽舒,猛然放手,顿觉心慌痛绝者,是乃急性盲肠炎之特征也。此病宜求医急诊,延误二十四时以上,盲肠溃脓,最易转为腹膜炎。一经转症,若医治不善,则生命堪虞矣。

西医治法,侧重「开刀」,但亦有主张盲肠自有作用,割除势必蒙受若干之损失者。中医则纯粹内服,以药化之,非不得已,固毋须动用外科之手术也。

2.治法: 第一方

茯苓六钱、桃仁三钱、赤芍三钱、牡丹皮三钱、桂枝二钱、甘草一钱、生姜二钱、薏苡仁八钱。

若患处隆起肿疡而波动现象,则已化脓,除上述八味外,仅加大黄三钱足矣。 第二方

甲:用咸丰草之根一大束,加水六碗,煎成三大碗,加食盐一撮。每隔四小时,服用一碗。不论急性、慢性,无不立效。

乙:用新鲜之咸丰草五株,干品一两,叶茎连根,加清水六碗存散,浓烈如茶,亦隔四小时服用一碗。

咸丰草者,白花黄心,台语谓之「虾公脚」,阶前墙角,无处无之。论其药性,盖备有消炎、解毒及利尿之功能也。

第三方

用开白花之凤仙花,一名指甲花,每次拔二大株,连根茎叶全草涤净,置石臼中捣汁,急性盲肠炎,即用(冷)米酒冲服;慢性,毋须用酒冲服。皆服至不痛即止,切莫多服;否则,非徒无益,而又受害。

(李乐俅居士贡方.台湾)

整年泻痢放臭气

兹供奉验方数则,以作选择:

1.当归六钱、白芍六钱、萝卜子二钱、槟榔六分、炒枳壳、车前子、甘草各六分、白痢用白糖、红痢用红糖,日服一剂,三剂即愈。

2.真厚朴一钱,煎服,一日三次,两日即愈,神效。 3.鲜蕅节捣烂酒冲服,极效。

4.山楂炭研末,红痢加白蜜为丸,白痢加红糖为丸,红白痢加蜜与红糖为丸,空心白开水下,大人每服八钱、小儿每服三钱,一日服三次,三日痊愈,无论虚实久近,屡试屡效,不可轻视。

5.山楂肉炒黑研细末,每服二钱,沙糖调化,开水送下,重则服二服愈。 6.生大蒜煨熟去皮,和糖食之。

●痢疾里急后重(欲下痢而不出者)--川厚朴一钱,煎水,调槟榔末八分服,奇效。 ●痢疾先红后白--淮牛膝二两,捣碎,以酒一斤泡之,每饮一二杯,日服三次,极效。 ●红痢不止--干姜烧黑存性、侯冷为末,每服一钱,米汤饮下神效。 又方:黄瓜叶,炙燥研末,陈酒冲服亦效。 ●噤口痢--人参三钱、炒石莲肉二钱、黄连一钱、鲜荷叶一片、老黄米一撮、水二盅,煎六分,入木香末三分,分匀服,积涩末净者,加山楂二钱、槟榔、枳壳各七分。

又方:用五谷虫焙干为末,每服二三钱,米汤下。 又方:吴萸研末,醋调敷两足心,极效。

●休息痢(多年痢疾)—取活缮鱼,去肠杂切段,放瓦上焙枯成炭、研粉,每服三钱,黄糖拌,热陈酒下,敷服全愈,不拘老幼,无不神效,忌食生冷水酒、海参、海蜇等。

又方:真乌梅煎水,红白糖调服,大有功效。 又方:豆腐煎醋,常常服之神效。 ●赤白痢并水泻--车前子炒、红曲炒、赤石脂、活石各等分为末,沙糖调,每服三钱,滚汤下,一二服即愈。

●久泻久痢--冻石榴皮,酸者焙干,研细末,每服三钱,米饮汤下,患二、三年,或二、三月,百方不效者,服之立止,不可轻忽。

●止泻--吃泡大蒜之醋水,立愈,又方:吃少许苏打片或粉。 ●久痢不止--臭桩树皮五钱、酒一碗、煎服。(桩树即樗树、香者名桩皮;臭者名樗皮。)

又方:麻油煎咸鱼,食数次,甚效,此方奇验,莫测高深! (石谷先生提供验方.台湾) (素食者请酌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