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上海市浦东新区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3a0a58a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83

【题文】有人说,世界上不是缺少价值,而是缺少对价值的肯定。 对此,你怎么看?写一篇800的文章,题目自拟。 【答案】

肯定

曾经,我总是在迷途中寻觅着“被肯定”;而今,我终于明白一艘船的价值在于扬帆远航,前提是必须离开那用虚幻构建的温馨的港湾。

几天之前,我总是希望老师会拍着我的肩,颔首微笑:“不错,你今天的表现很棒!”但现在我知道,这不是肯定,只是表扬。回想那时我的心理,对这样的表扬充满期待何尝不是一种虚荣心在作祟?既然一颗心都摆不正,那么这样的“肯定”给我带来的只能是片刻的欢愉而不是心灵上永恒的慰藉。

其实,身为学生未曾真正步入社会的我们,对“肯定”的理解还有些许模糊。那些在钢筋混凝土的森林里耕耘的职场精英们却早已有了清晰的概念。什么是肯定?领导的肯定。什么是领导的肯定?奖金、晋级与加薪。于是,肯定被剥光了光鲜的外衣呈现在了他们的面前——不过就是一叠人民币。其实,这也不是肯定,这叫奖赏。奖赏给你的是窃喜,起码大多数人不会在拿了奖金后对着同仁放肆地大笑。

生活中的很多人分不清表扬、奖赏和肯定的区别,更多的人则不想去分清。记得几年前有位从乡村走出来的大学生,他得到了来自老师、亲友的无数的赞扬、奖励,却得不到室友们的肯定。他的室友轻视他的出身、他的谈吐、他的衣着,于是忍无可忍的他举起了屠刀……

正是失去了“肯定”这块最香最甜的果肉,你给他再多光鲜漂亮的果皮也无济于事。 事实上,肯定决不只是语言或物质上的表达,它是一种行动上的支持,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平视甚至仰视。它捍卫了你的人格,修复你受伤的情感,让你疲惫的身心重又充满活力。它可以给予你灵魂上的抚慰而不仅仅是肉体与心情上的片刻的舒坦。

很多人都把心比喻成发动机,因为它支持着整个人体的运转。从你诞生的那一刻起,它就正式投入运行了。而你所获得的肯定,就是装备你的内心的最新型号的零件,一件件地装配上这些零件,你的心才会成为更坚固、更坚强有力的发动机。试想,这架发动机如果几十年都没有更新换代,那么过早地磨损将是必然。从肯定中,你会发现自己的价值,找到继续拼搏的目标,明白自己的付出不是付诸东流的石块,从而顿生前行的动力。

乔布斯说过:“如果有一天我死了,我一定是笑着的——我看见他们都在使用苹果。”全球的“果粉”都在用行动表示着他们对苹果、对乔布斯的肯定。唯有这样的力量才能穿透

生与死的阻隔触碰到那位逝者的不朽的灵魂。

要知道,肯定永远只住在离你心房最近的地方。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写作的能力。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本作文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本材料阅读理解起来比较简答,有明确具体的写作指向。写作任务十分明确“对此,你怎么看”。本次作文对文体,虽无显性规定,却有隐形指向,题干中“对此,你怎么看?”一句话,就是在引导学生写成“论述类”文体,因此作文应该要有明确的观点出现并进行相关阐述。

【审题】“有人说,世界上不是缺少价值,而是缺少对价值的肯定”,许多时候我们不是不能肯定,而是不愿肯定,或者说不会肯定。学会肯定,不仅体现出一种力量、一种卓识,更能凸显一种睿智、一种品质。每一个人都有期待肯定的心理,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的时候,人们就会欢欣鼓舞,动力不竭。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价值,发现生活中的美,用欣赏的眼光看世界。不管选取哪种体裁和素材,都要时刻想着为文章中心服务,那些与中心无关或是关系不密切的内容不管看上去多美也要忍痛割爱,这样才能做到中心明确而突出。具体到这篇作文,选材时一定要选取那些与“肯定”密切相关(这就要求写作者读懂“材料”,明了“肯定”的内涵)的材料,写作时才能紧紧围绕着这一主题展开。

参考立意:学会肯定别人,用欣赏的眼光,肯定别人的结果;肯定自己;为何要肯定自己;怎样肯定自己;辩证地看待肯定,肯定别人是要有限度的,不要吝啬对别人的肯定,也不要过分地给予;肯定自已不能盲目地自高自大,也不是无原则地迁就自己等。

行文结构:结合材料内容分析,引出论点“学会肯定”。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论述,如学会肯定,不仅体现一种力量、一种卓识,更能凸显一种睿智、一种品质;学会肯定,就是敢于坚信每一种独到的发现;学会肯定,就是善于敞开一个豁达的胸襟;学会肯定,就是等于找回一份温暖的感觉等。最后可以写自己的做法或期待,如学会勇敢地迈出自己,坚定地理解别人,不吝传递肯定,以温度彰显热情;肯定自己,可以飞得更高、走得更远等。 【素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有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并且就像我们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一样,人和事物永远处于变化之中。不要以任何人的评价来定位自己。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否定你,除了你自己。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是啊,现实生活中,并不是缺少价值,而是缺少肯定。学会肯定,不仅体现出一种力量、一种卓识,更能

凸显一种睿智、一种品质。

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生活是一面公正的镜子,以肯定的眼光看待事物,它就呈现美丽,反之则呈现丑陋。但寻找美丽,看待真实的眼光须是同样的。

学会肯定,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去观察事物。当你的生活一片阴霾时,还会赞美墙角那支怯弱的红玫瑰吗?批判虽可以矫正,但这种否定一切的处世方法,并不是我们推崇的。一株向日葵,用肯定的眼光看待它,你会发现它金黄的笑脸与太阳会面的情景是多么生气勃勃,然而,当你戴着有色眼镜观察它时,它与太阳的照面简直是一幅阿谀逢迎,巴结谄媚的丑态毕露的写真。

肯定是一种信任和赏识。 肯定一种理解与沟通。

学会肯定吧,肯定是一种美德,肯定了别人也成全了自己,诚如爱默生所言:“人生最美丽的补偿之一,就是人们真诚地帮助了别人之后,同时也帮助了自己。”

【点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很多,立意方向也呈现多样化特点。但是有一点必须加以重视,只有那些抓住核心立意及重要立意方向的作文才能得一类分。由于“矛盾性”,更由于作文材料的多则,材料本身没有做价值的判断,材料意义的容涵性与开放性强,那么考生必须权衡,只有衡量、考虑、斟酌之后,才能做出恰当、准确的选择,才能有自己真切的认识与思考、冷静的分析、逻辑性的表达。在行文中,辨析关键概念、辨析是非、辨析因果、辨析本质。试题是否具有思辨性,能否引导学生进行思辨。这就牵涉作文题设置的题型功能和题型考查目标的问题。作文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其中包括思想内容、情感态度、布局谋篇,以及对这些加以整合的逻辑思维能力。思辨应该是一个文章写作的切入点。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更能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更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角度、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给考生留出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

【标题】上海市浦东新区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