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化学分类汇编:实验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2019-2020年中考化学分类汇编:实验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3615f7758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66

(2)C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小,生成的 CO2 量较少,CO2溶于水,因此没有气泡 (3)

①各取少量 0.1% 的 NaHCO3 和 Na2CO3 加入等质量的 5%的 CaCl2 溶液,若无明显现象,则为 NaHCO3,若观察到浑浊则为 Na2CO3

②各取少量 Na2CO3 和 NaHCO3固体于实验 2 装置中,若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固体为 NaHCO3,若观察到无明显现象,固体为 Na2CO3 4.(1分)(xx?北京)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 A.木炭 B. 铁丝 C. 蜡烛 D. 红磷 选B 10.(1分)(xx?北京)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B. C. D. 稀释浓硫酸 检查气密性 熄灭酒精灯 滴加液体 选C 21.(1分)(xx?北京)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醋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无明显现象 二者之间不发生反应 B 向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有大量气泡产生 氧化铜起催化作用 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铜 C 将两根铁丝分别伸入硫酸铜溶液和两根铁丝上均有固体附着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硝酸银溶液中 Fe>Cu>Ag D 用导管分别对准浸没在热水和冷水热水中的白磷燃烧,冷水中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中的白磷通氧气 的白磷不燃烧 度达到着火点 A B C D A.B. C. D. 选:D

24.(1分)(xx?北京)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取等质量t2℃时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t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b=c 恢复至t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a>b=c B. 恢复至t2℃时,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C. D.若继续降温至t1℃,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选:D 25.(1分)(xx?北京)某同学欲测定Na2CO3和NaCl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分别取ag样品,按下列方案进行实验,合理的是( ) A.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用排水法收集到VmL气体 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称量反应后的溶液,质量为m1g B. 与足量Ca(OH)2溶液充分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2g固体 C. D.与足量浓盐酸充分反应,逸出的气体用NaOH固体充分吸收,固体质量增加m3g 选C 29.(6分)(xx?北京)铜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之一.

(1)下列铜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C (填字母序号).

A.铜质奖牌 B.铜导线 C.铜火锅

(2)“湿法炼铜”的原理是硫酸铜溶液与铁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FeSO4+Cu .

(3)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Cu、Zn)制取海绵铜(Cu),并得到硫酸锌溶液,主要流程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2Cu+2H2SO4+O22CuSO4+2H2O ①过程Ⅱ中分离操作的名称是 过滤 .

②过程Ⅲ中有气体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H2SO4=ZnSO4+H2↑ . ③A~E中含铜、锌两种元素的物质有 AC (填字母序号). 解:(1)利用铜的导热性可以做成火锅; (2)“湿法炼铜”的原理是硫酸铜溶液与铁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3)由题意可知,含Cu、Zn铜帽与稀硫酸和氧气反应生成了硫酸铜和硫酸锌的混合液A,根据实验的目的,为了得到铜和硫酸锌,应向A溶液加入过量的锌,通过过滤得到了硫酸锌溶液和铜锌的固体混合物C,为了得到铜和硫酸锌,应加入稀硫酸,所以: ①过程Ⅱ中为了分离固体和液体,操作的名称是过滤;

②过程Ⅲ中是稀硫酸与锌反应生成了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方程式是:Zn+H2SO4=ZnSO4+H2↑; ③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A是硫酸铜和硫酸锌的混合物,固体C是铜和锌的混合物.所以,含铜、锌两种元素的物质有AC.

故答为:(1)C;(2)Fe+CuSO4=FeSO4+Cu;(3)①过滤;②Zn+H2SO4=ZnSO4+H2↑;③AC.

30.(7分)(xx?北京)现有四只烧杯,分别盛有稀盐酸、饱和石灰水、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并向其中滴加了酚酞或石蕊溶液(如图所示). 已知: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选用下列药品继续试验:铁、氧化钙、氧化铁、稀盐酸、饱和石灰水、碳酸钠溶液. 请依据试验回答问题:

(1)B中溶液是 氢氧化钠或碳酸钠 .

(2)取A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甲,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则甲是 氧化铁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6HCl═2FeCl3+3H2O .

(3)取C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乙,溶液变浑浊;再加入丙,又变澄清,且由红色变为无色,无气泡产生,则乙的化学式为 氧化钙 .

(4)取D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丁,溶液变浑浊;再加入丙,又变澄清,且红色变为无色,同时产生气泡.

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溶液变浑浊的原因: Na2CO3+Ca(OH)2=CaCO3↓+2NaOH . ②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组成为 氯化钠、氯化钙,或氯化钠、氯化钙、氯化氢 (写出所有可能). 解:(1)由于B中溶液为蓝色,故B中溶液呈碱性,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或碳酸钠溶液,故填:氢氧化钠或碳酸钠;

(2)A中溶液为无色,则A中盛有的是盐酸,加入甲,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则甲是氧化铁,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故填:氧化铁,Fe2O3+6HCl═2FeCl3+3H2O; (3)根据浑浊的溶液中加入丙无气泡产生,说明浑浊的原因不是产生了碳酸盐沉淀,由于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而使饱和的石灰水变浑浊,可以知道C中盛有的是饱和石灰水,加入的乙是氧化钙,故填:氧化钙;

(4)根据浑浊的溶液中加入丙有气泡产生,说明浑浊的原因是产生了碳酸盐沉淀,则D中盛有的是碳酸钠溶液,加入的是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加入盐酸,由于溶液变为无色,色溶液可能呈中性,也可能成酸性,故溶质可能是氯化钠、氯化钙,也可能是氯化钠、氯化钙、氯化氢,故填: ①Na2CO3+Ca(OH)2=CaCO3↓+2NaOH;

②氯化钠、氯化钙,或氯化钠、氯化钙、氯化氢. 31.(6分)(xx?北京)根据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集气瓶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K2MnO4+MnO2+O2↑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B (填字母序号,下同).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D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 木条熄灭 ,说明瓶中已充满二氧化碳.向该集气瓶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振荡后,观察到溶液变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O+CO2═H2CO3 . 解:(1)仪器a的名称是集气瓶;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反应物是高锰酸钾,生成物是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反应条件是加热,因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发生装置的特点属于固体加热型的B装置;

(3)因为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故收集装置D(向上排空气法);检验CO2气体是否已充满集气瓶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置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收集满;向该集气瓶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振荡后,观察到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产生了碳酸,化学方程式为:H2O+CO2=H2CO3; 故答案为:(1)集气瓶;

(2)2KMnO4K2MnO4+MnO2+O2↑;B; (3)D;木条熄灭;H2O+CO2=H2CO3. 32.(6分)(xx?北京)化学小组的同学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实验方案如下: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及操作 实验现象 ①将注射器1中的溶液推气球鼓起 入充有CO2的瓶中 ②… 无明显现象 ③将注射器2中的溶液推溶液中有气泡产入瓶中 生,气球变瘪 ④向外拉注射器3 澄清石灰水边浑浊 (1)步骤①中气体鼓起的原因可能是 NaOH溶液吸收CO2装置内压强变小,气球鼓起 . (2)步骤②中的操作是 向外拉注射器3(或充分振荡) ,其目的是 证明步骤1中装置内的CO2已被完全吸收 .

(3)步骤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CO2═H2O+CaCO3↓ . (4)本实验的结论是 CO2能和NaOH反应 .

解:(1)NaOH溶液吸收CO2装置内压强变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气球鼓起; (2)向外拉注射器3(或充分振荡),如果无任何现象,证明步骤1中装置内的CO2已被完全吸收;

(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碳酸钙后面标上沉淀符号,所以化学方程式是:Ca(OH)2+CO2═H2O+CaCO3↓;

(4)本实验就是为了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 故答案为:(1)NaOH溶液吸收CO2装置内压强变小,气球鼓起;(2)向外拉注射器3(或充分振荡),证明步骤1中装置内的CO2已被完全吸收;(3)Ca(OH)2+CO2═H2O+CaCO3↓;(4)CO2能和NaOH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