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版】专题6.1 质量及其测量(测试)-2019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课课通(原卷版).doc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精编版】专题6.1 质量及其测量(测试)-2019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课课通(原卷版).doc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33e7516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5d

2019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课课通

(测试时间:40分钟,满分:7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你所在考场温度约45℃ B. 你所用的新2B铅笔长度约18cm C. 你的质量约为30kg

D. 考场里一盏日光灯的额定功率约为200W

2. 科学家经常用估算的方法来获得事物的有关信息。估算不是胡乱猜测,它的结果是根据已知的信息进行合理推测得到的,例如经过测量一个成年人“一拃(zha)”(伸开五指,拇指与中指间最长的距离)长度约为20cm,一张课桌的高约为4拃,估算高度约为80cm。下面是小明的一些估算值,你认为符合实际的是( )

A. 一张纸的厚度约为1mm B. 一个成年人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为5m/s C. 一个初中学生所受重力约为500N D.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0.5kg 3.决定一个物体质量大小的因素是( ) A.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B. 物体的形状 C. 物质的状态 D. 物体所在的空间位置

4. 2018年6月2日,我国制造的高分辨率卫星“高分六号”成功发射升空,在其发射及完全进入太空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上升过程中火箭受到的大气压强越来越大 B. 火箭使用的助推燃料,其热值越低越好 C. 进入太空后,卫星“高分六号”的质量变为零

D. 竖直向上加速过程中,卫星“高分六号”受到的支持力大于其自身的重力 5.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1

A. 人体正常体温约为 42℃

B. 泰山山顶上的大气压约为1.8×105Pa C. 一支新 2B 铅笔的长度约为 50cm D. 一位普通初中生的质量约为 50kg 6. 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人体的正常体温约37 B. 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1.5 C. 正常人心脏跳动60次约需1h D. 中考体考所用的实心球质量约10kg 7. 如图所示,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

A. 长度为3.20cm B. 温度为-1°C C. 质量为27.0g D. 电压表为2.5V 8.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 人体正常体温约为 42℃

B. 泰山山顶上的大气压约为1.8×105Pa C. 一支新 2B 铅笔的长度约为 50cm D. 一位普通初中生的质量约为 50kg 9. 决定一个物体质量大小的因素是( ) A.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B. 物体的形状 C. 物质的状态 D. 物体所在的空间位置 10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 洗澡水的温度约为70 ℃ B. 一部手机的质量约为1 kg

C. 普通居民楼每层高约为5 m D.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 m/s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1. 测量某液体密度的实验如图所示,液体的质量为______g,依据公式ρ=________,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g/cm3。

12. 小丽用天平和量筒等器材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如图所示,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g,石块的体积是

2

______cm3,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____g/cm3.

13.小丽用天平和量筒等器材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如图所示,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g,石块的体积是______cm3,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____g/cm3.

14.小明用天平、烧杯和量筒测牛奶的密度,如图从左向右表示了他主要的操作过程,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左,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移动,测出牛奶密度为___________kg/m3,测出的密度比牛奶的实际密度偏___________。

15.为了测量某种食用油的密度,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调节使橫梁平衡(选填“左”或“右”)

(2)用天平称量出空烧杯的质量m1=28.4g;然后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称量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65.6g;把烧杯中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所示,其示数为_____mL。 (3)测出食用油的密度为ρ=_____kg/m3,比实际密度值偏_____(选填“大”或“小”)。

3

28.小陈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以下实验: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带盖子的空玻璃瓶的重力,如图甲所示; ②用手拿着这个盖紧瓶盖的空玻璃瓶浸没在水中,放手后发现玻璃瓶上浮; ③将一个铁块装入玻璃瓶并盖紧盖子,放入水中放手后发现玻璃瓶下沉;

④取出玻璃瓶并擦干瓶上的水,挂在弹簧测力计上,保持玻璃瓶竖直,然后从图乙所示位置慢慢浸入水中,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玻璃瓶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h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

(1)装有铁块的玻璃瓶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N。

(2)BC段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没的深度_____(选填“有关”、“无关)。 (3)在第②操作步骤中空玻璃瓶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N。

(4)小陈认真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和现象后发现,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重力和所受浮力有关,其中上浮的条件是_____。

(5)若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100cm2,在乙图中,当玻璃瓶浸没后,水又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加了_____Pa。

(6)细心的小陈同学发现玻璃瓶上还标有100ml的字样,于是在装有铁块的玻璃瓶内装满水并盖上瓶盖,再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总重力,如图丁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1N,根据以上数据他算出了铁块的密度为_____kg/m3。

16. 学习质量时,小李同学对物体的质量不随物态的变化面改变”产生质疑,请你利用冰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物体的质量与物态无关。

(1)证明时,你选用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是:_____。 (2)简述你的证明方法:_____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