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检测机构资质cma认定评审准则(206版)与rbt24-207对照表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检验检测机构资质cma认定评审准则(206版)与rbt24-207对照表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30a5a78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97

评 审 内 容 序号 BR/T214-2017内容 验检测机构应跟踪方法的变化,并重新进行证实或 认。 要时检验检测机构应制定作业指导书。 检验检测机构应跟踪方法的变化,并重新证或确认。 必要时,检验检测机构应制定作业指导书确需方法偏离,应有文件规定,经技术判断和批准 并征得客户同意。 客户建议的方法不适合或已过期时,应通知客户。 标准方法(含自制方法)的使用,应事先征得客户 意,并告知客户相关方法可能存在的风险。 要时,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开发自制方法控 程序,自制方法应经确认。 验检测机构应根据需要建立和保持应用评定测量不 定度的程序。 验检测机构应当对媒介上的数据予以保护, 对计算和数据转移进行系统和适当地检查。 如确需方法偏离,应有文件规定,经技术批准,并征得客户同意。 当客户建议的方法不适合或已过期时,应户。 非标准方法(含自制方法)的使用,应事客户同意,并告知客户相关方法可能存在的需要时,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开发法控制程序,自制方法应经确认。 检验检测机构应记录作为确认证据的信息的确认程序、规定的要求、方法性能特征的获得的结果和描述该方法满足预期用途的声明。 测量不确定度 检验检测机构应根据需要建立和保持应用量不确定度的程序。 检验检测项目中有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时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应用评定测量不确程序,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相应数学模型,给出验检测能力的评定测量不确定度案例。 检验检测机构可在检验检测出现临界值、量控制或客户有要求时,报告测量不确定数据信息管理 检验检测机构应获得检验检测活动所需的信息,并对其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有效管理检验检测机构应对计算和数据转移进行系当地检查。 评 审 内 容 序号 BR/T214-2017内容 利用计算机或自动化设备对检验检测数据进行采集 处理、记录、报告、存储或检索时,检验检测机构 建立和保持保护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的程序。 自行开发的计算机软件应形成文件,使用前确认其用性,并进行定期、改变或升级后的再确认。 维护计算机和自动设备以确保其功能正常。 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抽样控制程序。 样计划应根据适当的统计方法制定,抽样应确保检 检测结果的有效性。 客户对抽样程序有偏离的要求时,应予以详细记录 同时告知相关人员。 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样品管理程序,以保护样 的完整性并为客户保密。 验检测机构应有样品的标识系统,并在检验检测整期间保留该标识。 接收样品时,应记录样品的异常情况或记录对检验测方法的偏离。 品在运输、接收、制备、处置、存储过程中应予以制和记录。 样品需要存放或养护时,应保持、监控和记录环境件。 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质量控制程序, 当利用计算机或自动化设备对检验检测数采集、处理、记录、报告、存储或检索时检测机构应: a) 将自行开发的计算机软件形成文用前确认其适用性,并进行定期确变或升级后再次确认,应保留确认b) 建立和保持数据完整性、正确性和的保护程序; c) 定期维护计算机和自动设备,保持正常。 抽样 检验检测机构如从事抽样检验检测时,应保持抽样控制程序。 抽样计划应根据适当的统计方法制定,抽保检验检测结果的有效性。 当客户对抽样程序有偏离的要求时,应予记录,同时告知相关人员。 如果客户要求的偏离影响到检验检测结果报告、证书中做出声明。 样品处置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样品管理程序护样品的完整性并为客户保密。 检验检测机构应有样品的标识系统,并在测整个期间保留该标识。 在接收样品时,应记录样品的异常情况或检验检测方法的偏离。 样品在运输、接收、制备、处置、存储过予以控制和记录。 当样品需要存放或养护时,应维护、监控环境条件。 质量控制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质量控制程序检验检测活动的有效性和结果质量。 评 审 内 容 序号 BR/T214-2017内容 期参加能力验证或机构之间比对。 过分析质量控制的数据,当发现偏离预先判据时, 采取有计划的措施来纠正出现的问题,防止出现错的结果。 量控制应有适当的方法和计划并加以评价。 检验检测机构可采用定期使用标准物质、用经过检定或校准的具有溯源性的替代仪设备的功能进行检查、运用工作标准与控使用相同或不同方法进行重复检验检测、品的再次检验检测、分析样品不同结果的相对报告数据进行审核、参加能力验证或机比对、盲样检验检测等进行监控。检验检所有数据的记录方式应便于发现其发展趋若发现偏离预先判据,应采取有效的措施现的问题,防止出现错误的结果。 质量控制应有适当的方法和计划并加以评验检测机构应准确、清晰、明确、客观地出具检验 测结果,并符合检验检测方法的规定。 果通常应以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的形式发出。 结果报告 检验检测机构应准确、清晰、明确、客观检验检测结果,符合检验检测方法的规定保检验检测结果的有效性。 结果通常应以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的形式评 审 内 容 序号 BR/T214-2017内容 验检测报告或证书应至少包括下列信息: a) 标题; b) 标注资质认定标志,加盖检验检测专用章(用时); c) 检验检测机构的名称和地址,检验检测的地(如果与检验检测机构的地址不同); d) 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的唯一性标识(如系列)和每一页上的标识,以确保能够识别该页是属于验检测报告或证书的一部分,以及表明检验检测报或证书结束的清晰标识; e) 客户的名称和地址(适用时); f) 对所使用检验检测方法的识别; g) 检验检测样品的状态描述和标识; h) 对检验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和应用有重大影响,注明样品的接收日期和进行检验检测的日期; i) 对检验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有影响时, 供检验检测机构或其他机构所用的抽样计划和程序说明; j) 检验检测检报告或证书的批准人; k) 检验检测结果的测量单位(适用时); 检验检测机构接受委托送检的,其检验检测数据结果仅证明所检验检测样品的符合性情况。 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应至少包括下列信息d) 标题; e) 标注资质认定标志,加盖检验检测(适用时); f) 检验检测机构的名称和地址,检验地点(如果与检验检测机构的地址g) 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的唯一性标识列号)和每一页上的标识,以确保别该页是属于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分,以及表明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清晰标识; h) 客户的名称和联系信息; i) 所用检验检测方法的识别; j) 检验检测样品的描述、状态和标识k) 检验检测的日期;对检验检测结果性和应用有重大影响时,注明样品日期或抽样日期; l) 对检验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时,提供检验检测机构或其他机构抽样计划和程序的说明; m) 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签发人的姓名或等效的标识和签发日期; n) 检验检测结果的测量单位(适用时o) 检验检测机构不负责抽样(如样品户提供)时,应在报告或证书中声明适用于客户提供的样品; p) 检验检测结果来自于外部提供者时标注; q) 检验检测机构应做出未经本机构批得复制(全文复制除外)报告或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