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检测机构资质cma认定评审准则(206版)与rbt24-207对照表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检验检测机构资质cma认定评审准则(206版)与rbt24-207对照表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30a5a78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97

评 审 内 容 序号 BR/T214-2017内容 则 实施《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相关要1 ,开展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制定本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数据、结果的检验检测机构的资质认定评审应遵本准则。 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在本评审准则基础上针对不同行业和领域检验检测机构的特殊性,制和发布评审补充要求,评审补充要求与本评审准一并作为评审依据。 考文件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 /T 27000《合格评定 词汇和通用原则》 /T 19001《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T 31880《检验检测机构诚信基本要求》 /T 2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T 27020《合格评定 各类检验机构能力的通用要》 19489 《实验室 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T 22576《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要求》 F1001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语和定义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检验检测机构进行资质认评价时,在机构、人员、场所环境、设备管理体系等方面的通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结果的检验检测机构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用于检验检测机构的自我评价。 通用要求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000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GB/T 27000 合格评定 词汇和通用原则GB/T 27020 合格评定 各类检验机构的求 GB/T 27025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JJF 1001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3 术语和定义 GB/T 19000、GB/T 27000、GB/T 2702027025、JJF 100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用于本文件。 验检测机构 3.1 检验检测机构 inspection bo法成立,依据相关标准或者技术规范,利用仪器laboratory 备、环境设施等技术条件和专业技能,对产品或依法成立,依据相关标准或者技术规范,法律法规规定的特定对象进行检验检测的专业技器设备、环境设施等技术条件和专业技能组织。 品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特定对象进行检验专业技术组织。 2 评 审 内 容 序号 BR/T214-2017内容 质认定 3.2 资质认定 mandatory approval 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省级质量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技术规范的规定,督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技术规检验检测机构的基本条件和技术能力是否符合法定,对检验检测机构的基本条件和技术能要求实施的评价许可。 符合法定要求实施的评价许可。 质认定评审 3.3 资质认定评审 assessment of manapproval 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省级质量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督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行或者委托专业技术评价机构,组织评审人关规定,自行或者委托专业技术评价机构,对检验检测机构的基本条件和技术能力是否符评审人员,对检验检测机构的基本条件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评审补充力是否符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求所进行的审查和考核。 和评审补充要求所进行的审查和考核。 4.1 机构 4.1.1 法成立并能够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法人或者其他织。 验检测机构或者其所在的组织应有明确的法律地位 其出具的检验检测数据、结果负责,并承担相应法责任。 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检验检测机构应经所在法人单授权。 验检测机构应明确其组织结构及质量管理、技术管和行政管理之间的关系。 验检测机构及其人员从事检验检测活动,应遵守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循客观独立、公平公正、实信用原则,恪守职业道德,承担社会责任。 4.1.2 4.1.3 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维护其公正和诚信的程序4.1 .4 验检测机构及其人员应不受来自内外部的、不正当商业、财务和其他方面的压力和影响,确保检验检数据、结果的真实、客观、准确和可追溯。 检验检测机构应是依法成立并能够承担相责任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检验检测机构或者其所在的组织应有明确地位, 对其出具的检验检测数据、结果负责,并应法律责任。 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检验检测机构应经人单位授权。 检验检测机构应明确其组织结构及管理、作和支持服务之间的关系。 检验检测机构及其人员从事检验检测活动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循客观独平公正、诚实信用原则,恪守职业道德,会责任。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维护其公正和程序。 检验检测机构及其人员应不受来自内外部正当的商业、财务和其他方面的压力和影保检验检测数据、结果的真实、客观、准追溯。 评 审 内 容 序号 BR/T214-2017内容 检验检测机构所在的单位还从事检验检测以外的活,应识别并采取措施避免潜在的利益冲突。 验检测机构不得使用同时在两个及以上检验检测机从业的人员。 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保护客户秘密和所有权的序,该程序应包括保护电子存储和传输结果信息的求。 验检测机构及其人员应对其在检验检测活动中所知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负有保密义务,制定和实施相应的保密措施。 有与其从事检验检测活动相适应的检验检测技术员和管理人员。 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人员管理程序,对人员资4.2确认、任用、授权和能力保持等进行规范管理 .1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识别出现公正性风险机制。如识别出公正性风险,检验检测机证明消除或减少该风险。 若检验检测机构所在的组织还从事检验检的活动,应识别并采取措施避免潜在的利益检验检测机构不得使用同时在两个及以上测机构从业的人员。 4.1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保护客户秘密.5 权的程序,该程序应包括保护电子存储和果信息的要求。 检验检测机构及其人员应对其在检验检测 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密义务,并制定和实施相应的保密措施。4.2 人员 验检测机构应与其人员建立劳动或录用关系, 确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任职要求和工 关系,使其满足岗位要求并具有所需的权力和资源履行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职责 验检测机构的最高管理者应履行其对管理体系中的4.2导作用和承诺: .2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人员管理程序员资格确认、任用、授权和能力保持等进管理。 检验检测机构应与其人员建立劳动、聘用关系, 明确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任和工作关系,使其满足岗位要求并具有所力和资源,履行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理体系的职责。 检验检测机构中所有可能影响检验检测活员,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人员,均应行为受到监督,胜任工作,并按照管理体系要职责。 检验检测机构应确定全权负责理层,管理层应履行其对管理领导作用和承诺: a)对公正性做出承诺; 负责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行; 责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行; 评 审 内 容 序号 BR/T214-2017内容 确保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 确保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保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 保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保管理体系要求融入检验检测的全过程; 确保管理体系要求融入检验检测的全过程组织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 确保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 满足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和客户要求; 提升客户满意度; 织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 保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 足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和客户要求; 升客户满意度; 用过程方法建立管理体系和分析风险、机遇; 运用过程方法建立管理体系和分析风险、验检测机构的技术负责人应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4.2技术职称或同等能力,全面负责技术运作; .3 量负责人应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得到实施和保持; 检验检测机构的技术负责人应具有中级及业技术职称或同等能力,全面负责技术运质量负责人应确保管理体系得到实施和保应指定关键管理人员的代理人。 指定关键管理人员的代理人。 验检测机构的授权签字人应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4.2技术职称或同等能力,并经资质认定部门批准 .4 授权签字人不得签发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 4.2.5 检验检测机构的授权签字人应具有中级及业技术职称或同等能力,并经资质认定部门非授权签字人不得签发检验检测报告或证验检测机构应对抽样、操作设备、检验检测、签发验检测报告或证书以及提出意见和解释的人员,依相应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进行能力确认并持上岗。 由熟悉检验检测目的、程序、方法和结果评价的人,对检验检测人员包括实习员工进行监督。 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人员培训程序, 4.2.6 检验检测机构应对抽样、操作设备、检验签发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以及提出意见和人员,依据相应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能力确认。 应由熟悉检验检测目的、程序、方法和结的人员,对检验检测人员包括实习员工进行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人员培训程序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目标,明确培训需求和实施人 培训, 评价这些培训活动的有效性。 确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目标,明确培训需施人员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