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练习题(有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古代汉语练习题(有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2d39e4733687e21af45a998

3.钩党之捕,遍于天下。(《五人墓碑记》) 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水经注:三峡》)

[练习二]

一、请说明下列句中加点代词的用法,并加以翻译。 1.赵衰、赵盾孰贤?(《左传·文公七年》)

2.夫精念存想或泄于目,或泄于口,或泄于耳。(《订鬼》) 3.孟尝君曰:“客何好?”(《战国策》) 4.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5. 学恶乎始,恶乎终?(《劝学》)

6.援乌号之弓,挟肃慎之矢。(《中山狼传》)

7.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左传·晋灵公不君》)

二、请指出下列各句中“者”、“所”的词性,说明其结构特点,并加以翻译。

1.人主有诱于事者,有壅于言者,二者不可不察也。 《(韩非子·南面》)

2、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淮南子·天文训》)

3、于是公子立自责,似若无所容者。(《史记·信陵君列传》) 4.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战国策·齐策》)

5、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前出师表》) 6、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促织》) 7、所听视者近,而所闻见者远。(《荀子·不苟》) 8、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左传·隐公三年》) 9.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口技》)

20

[练习三]

一、请说明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和用法。 1.两服齐首,两骖如手。(《诗经,大叔于田》) 2.两释累囚以成其好。(《左传·成公二年》) 3.一再则宥,三则不赦。(《国语·齐语》)

4.及西门,使贰车反祐于西圃。(《左传·哀公十六年》) 二、请指出下列数词的类别,并加以翻译。 1.黄钟长八寸七分一,宫。(《史记·律书》)

2.大国地方百里,君十卿禄,卿禄四大夫(《孟子·万章下》) 3、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鸿门宴》) 4、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阿房宫赋》)

[练习四]

一、请说明下列句中加点副词的类别和意义。 1、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促织》) .

2.其后秦稍蚕食魏,十八岁而虏魏王,屠大梁。(《史记·魏公.子列传》)

3.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公必曰:“少却,吾恶紫臭。”(《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4、受累仅三十口。(韩愈《与李翊书》) .

5、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史记·魏公子列传》) .6、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孙膑》) .7、然盘庚之迂,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答司马..谏议书》)

21

8、楚考烈王以咎春申君,春申君以此益疏。(《春申君列传》) ..二、请比较说明下列各句中否定词的用法,并指出其词性。 1.弗食不知其旨也。(《礼记·学记》)

2.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崔瑗《座右铭》)

3、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孟子·离娄上》) 4.去其刚卯,莫以为佩;除刀钱,勿以为利。(《汉书·王莽传》)

[练习五]

一、请说明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用法,并译成相应的现代汉语。

1、赵以一璧之故欺秦耶?(《廉颇蔺相如列传》) .2、以不能取容当世,故终身不仕也。(《史记·项羽本纪》) .3.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鸿门宴》) .

4.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谏.逐客书》)

5、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史记·淮阴侯列传》) .6、先生不羞,事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客孟尝君》) .7、吾以女为死矣。(《论语·先进》) ..8、能以礼让为国乎?(《论语·里仁》) ..

9.二国治戎,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左传·成..公二年》)

10.不慕仁义而治强者,秦也;然而未帝者,治未毕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22

11.诸侯之礼,吾未之学也。虽然,吾尝闻之矣。(《孟子·滕..文公上》)

12、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 ..二、请说明连词“而”、“则”在下列各句中的用法(内容包括:(1)所连接的语言单位或句子成分”(2)所表示的关系。)

1、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2.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屈原列传》) 3.今也小国师大国而耻受命焉,是犹弟子而耻受命于先师也。(《孟子·离娄上》)

4、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6、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使楚〉) 7、临视,则虫集冠上。(《促织》)

[练习六]

一、请说明下列句中语气词“也”、“焉”所表示的语气。 1.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则未之学也。(《论语·卫灵公》)

2、(项)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史记·项羽本纪》)

3、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史记·淮阴侯列传》)

4、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戚戚焉。(《孟子·梁惠王上》) 二、请说明下列句中语气词“夫”、“其”、“唯”所表示的语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