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建筑的视角看待建筑与城市设计中历史文脉的思考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用建筑的视角看待建筑与城市设计中历史文脉的思考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26668aabd64783e08122b42

博物馆建筑学上最稳固的结构同时也还原了结构的本来面目,使建筑具有了现代结构美的视觉感受,传统的比例和尺度也在现代建筑技术的 支撑下几何图形与空间实现了完美的结合(图3~4)。 3.3 苏州文化特色的延续

色彩是影响视觉冲击力的重要因素,苏州青白相间的地域色调是中华民族“道法自然”宇宙观的体现,黑、白、灰已经在苏州城延续了数千年并成为了苏州城的文化色。苏州博物馆在色彩设计上沿袭了苏州传统民居的建筑用色,内外墙体均采用纯净的白色为主基调,空间转折处采用灰色线条进行外形的勾勒,这种灰色线条的勾勒不仅起到了划分结构的作用,而且丰富了建筑用色的层次。博物馆新馆粉墙黛瓦的主色调,将建筑与苏州传统的城市肌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苏州城随处可见的、千篇一律的灰色小青瓦坡顶和窗框在新馆中被灰色的花岗岩所取代,既保留了与邻近建筑的统一色彩,又拥有更好的肌理和坚固度(图5)。 3.4 博物馆传统结构新理念的自我实现

中国传统屋顶的构造方式不能很好的满足其恒温恒湿等特殊要求,为规避传统结构

的功能缺陷,苏州博物馆新馆在结构设计上做了创新性的设计:屋顶大量玻璃与钢结构的结合设计,有效解决了传统建筑的采光问题,将自然光线引入室内,既节能又环保;在结构设计上,虽然屋顶造型看似简单,其结构却非常复杂:表层为石材,从石材层往下数,还设金属板、木板、保温板、钢体结构、面板、吊顶,复杂的结构设计使博物馆屋面泄水不再全部依靠传统的瓦楞铺流排出,而是通过屋面将雨水渗透至金属板,借助金属板的泄水系统处理滞留积水,多层的结构设计充分满足了博物馆建筑恒温恒湿的设计要求。新馆功能通过特殊结构设计实现了现代理念与传统意蕴的完美结合,自然生态的能源功效也发挥到了极致(图6)。 3.5 材料与技术的传承与创新

苏州博物馆在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上因巧妙地使用了与吴文化精神相呼应的材质特征,形成了新馆 “中而新,苏而新”独特的建筑形式与风格[3]。博物馆屋顶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

观一一飞檐翘角与细致入微的建筑细部。然而,新的屋顶因用材与材料型的选择已被重新诠释,并演变成一种新的几何效果。屋顶采用产自内蒙古和山西一带的“中国黑”花岗石经过切片、烧毛等工序加工成菱形片,取代传统的瓦片,“中国黑” 花岗石日晒而灰,遇水而黑的特性极大丰富了建筑的色彩层次,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建筑增加了些许神秘

感。中国传统建筑素以木结构著称,在新馆建筑构造上,贝律铭先生以现代开放式钢结构取代

传统木梁和木椽构架,不仅满足了建筑结构的要求,同时,传统的木作构架在现代玻璃屋顶和金属遮阳片衬托下,增添了怀旧情结,延续了传统建筑结构美的特征。天窗设计中贝聿铭先生借鉴了中国传统建筑天窗的古老手法,将天窗开在屋顶的中间部位,自然光线透过木贴面的金属遮光条,投射到博物馆廊道等中心活动区域,光线经过色调柔和的遮光条的调节和过滤所产生的层次变化,以及不同空间光线的明暗对比,使原本静态的线条有了律动。由几何形态构成的坡顶,既传承了苏州城内古建筑纵横交叉的斜坡屋顶,又突破了中国传统建筑“大屋顶”在采光方面的束缚,

充分体现了“让光线来做设计”的理念(图7)。 3.6 立体中国画平面意像的传达

书画墨迹在传统造园中起到润饰景色、揭示意境的作用,其在园林中恰到好处地运用能使“寸山多致,片石生情”。苏州博物馆在其园林造景设计上另辟蹊径,在米芾山水画中捕捉灵感,“以壁为纸,以石为绘”,将假山作为绘画的主题元素,以拙政园与博物馆的共墙为纸,在主庭院中呈现了一幅立体水墨山水画,平面意像因此立体而生动,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得到新的延续。“以壁为纸,以石为绘”片石假山造型避开了从形式、空间上对园林造山艺术的具象承传,以独特的视觉艺术手法寻找到了传统平面绘画艺术与现代立体构成艺术的美学交融点,惟妙惟肖地传达了吴文化的精髓(图8)。

苏州博物馆在空间设计上有意缩小了新馆建筑面积,建筑内大片庭院和水面的设计宛若中国画的“留白”手法,既有效减少了建筑的压迫感,又耐人寻味,建筑在水域形成的倒影更是为建筑增添了无限动感,这种古典哲学的“虚实论”在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中以其独特的建筑语言得以生动传达,使建筑这种凝固的音乐拥有了生命。 4 结 语

听完了吴老师的课,让我对建筑设计又有了全新的认识,在建筑创作重要充分考虑到一个城市

的历史文脉,才能创作出能给一个城市一个地区带来美感的建筑作品,像苏州博物馆新馆从宏观的整体布局,到中观的内部空间表现,再到微观的细部处理,都充分展现了地域性表达的设计理念。由此可见,博物馆建筑设计的地域性表达倡导在具体的环境中用具体的建筑语汇予以表达,不同的表达语境应在各自真实的地域环境中寻求,使不同地域的建筑具有不同的建筑性格,从而形成相应的地域性特色。同时,博物馆建筑设计的地域性表达还应注重新材料、新技术、新手法的运用,寻求传统文脉、环境特征与当前历史发展的契合点,并将之行之有效的反映到建筑设计中去,以做到“未画其形,而取其神”。苏州博物馆在整体格局上尊重古苏州街区的历史风貌,色彩上沿袭了江南水乡粉墙黛瓦的基本风貌,造园方式上借鉴了苏州古典园林的风格,内涵上融入了苏州的人文精神。苏州建筑历史文脉的连续性在新馆中得以自我实现。苏州博物馆这本“无字史书”成为了苏州城沟通古今的纽带。建筑设计提倡文脉的延续性并非眷恋过去,而是要发扬历史文化中的精华,强调个体建筑是建筑群的一部分,注重新老建筑在视觉、心理、环境上的沿存和连续性,每一个建筑,都是作为历史、文化的反映而有机的融入环境之中,建筑的功能及意义,通过空间与时间的文脉来体现。文脉本身意味着不断发展,停止文脉的寻根无异于切断文脉。而“文脉的精髓在于变,不变则废,变则通。”只有真正触摸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脉搏,才能挖掘出传统建筑艺术时间和空间的内涵,正真意义上的中国建筑才能艺术长青。前辈的建筑作品会像教科书那样指导后辈们学习进步。

【参考文献】

文中图片均来自个人拍摄(除图1.1来自互联网)

[1]朱琳 宋磊.当代建筑景观设计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解读贝律铭先生的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理念[J].安徽农业科学,2009.

[2]张欣等.传承 创新 融合——浅谈苏州博物馆新馆建筑与陈列设计[J].装饰,2009(03):27

[3]杨春雪.李赐生.现代室内设计与传统文化的交融方式[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8(04). [4]侯丹青.江南园林建筑要素的当代解读[D].北方工业大学,2010. [5]马远.贝聿铭苏州博物馆新馆的空间环境研究[D].苏州大学,2009. [6]许振中.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领域的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