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管理习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市场营销管理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1e4ccf6b90d6c85ed3ac6b8

案例1 海王集团品牌整合

1 海王集团概况

海王成立于1989年。1992年12月,海王生物工程公司成立,海王开始涉足生物制药领域。在1998年海王的技术开发中心就被国家有关部委定为“国家级技术开发中心”,并被允许设立博士后工作站,同时顺利通过国家GMP认证,从而拿到了生产新药的“许可证”。其开发的主要产品是药品,而非保健品。海王2001年的保健品销售额仅仅为药品的1/4。面对全国每年的药品和保健品市场空间至少上千亿元,而海王2000年以前的销售业绩不过两三亿的局面,海王认为这和海王的研发与生产能力在全国的位置极不相称。另外一个问题是公司缺少一个统一的品牌管理和规划。更缺少一个能统领各个产品的核心价值理念。多少年来,海王营销体系走的是大医院渠道,专注于处方药的推广,而处方药的推广比较重视它的专业名称,因此,海王十几种医药产品竟然有十几种不同的名称,所有产品都是各自为战,甚至连标识都不尽相同。显然,当时的海王既没有刻意打造一个统一的品牌,更谈不上对品牌价值的积累。2000年市场调查发现,海王早年起家产品——金牡蛎的知名度甚至高于海王这一企业品牌。鉴于这种情况,海王在成功地完成了资本运作后,开始确立品牌经营之路。

2 海王集团的品牌筹划与实施情况

? 导入期:2000年9月,海王引进外脑,由策划公司花了2个月时间进行了内外部调查,拿出了品牌诊

断书;

? 规划期:2000年底,策划公司在品牌诊断的基础上,完成了《21世纪海王集团品牌战略实施规划》,

确立了品牌核心价值与在未来成为健康产业的强势品牌的战略目标;

? 高潮一期:2001年伊始,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品牌传播运动,银得菲等四大名旦相继登台亮相,凭借其

传播策略,迅速成为妇孺皆知的知名品牌;

? 低谷期:2002年4月,公布的2001年年报揭示利润额不足预期的50%,董事会公开向投资者致歉。一

时间“众口铄金”,海王的品牌战略开始受到媒介的质疑;

? 高潮二期:2002年继续大规模的“空中轰炸”,辅助店头广告、终端促销等地面战。品牌与产品之间

的互动效应初显。

? 危机期:2003年4月,2002海王年报与2003首季报出台,业绩下滑,乃至亏损。顿时,“三大常识性

错误”“八大危机”等论述泛滥,海王品牌战略受到了深层次的质疑。

海王2001-2003 主要业务指标

2002年报还显示了其主要产品的销售业绩,如银得菲约1.18亿,海王金樽为9304万,银杏叶片为8832万。数字说明什么呢?就银得菲而言,其在感冒药市场的份额不超过3%,排名也在10名之外,更不能与“康泰克”相提并论,中美史克在2001年的销售额是11亿左右;就银杏叶片而言,属心脑血管中成药中的银杏制剂产品,其与同类产品(天保宁、舒血宁) 比较,后两者在2001年的销售额是6个亿。如果仅从其广告投放的产品而言,2002年度投入1元广告仅产出2.25元销售,即投入了1.32亿广告费,产出了约3个亿的销售额,就是说,若非海王其他产品的销售利润,就上述三大产品而言,绝对是亏损局面。

作为一个重金在握的上市公司,为什么在导入了品牌战略后,短短2年间在全国范围里投下巨额广告,一个耳熟能详的品牌,却未能一炮走红呢?而作为海王的同行,少了些唯美的创意表现,甚至于恶俗,媒介计划也是拾遗补缺般,同样的广告轰炸,哈药成功了,脑白金成功了,脑白金甚至在2003新春的一周内创造了7个亿的销售奇迹,为什么惟独海王是如此命运呢?

3 海王品牌核心价值提炼

品牌战略的提出:在2000年7-8月间,海王首先针对员工进行了为期数日的内部访谈与问卷调查,而后锁定在大本营所在地深圳开展了消费者调查。2000年9月,在品牌诊断的基础上,策划公司完成了《21世纪海王集团品牌战略实施规划》,其中核心内容涉及一个成就品牌的“三部曲”与三年目标(2000年品牌规划;2001年大规模传播;2002年市场精耕;未来,加强品牌核心价值) 和“球队理论”(首推出几名明星球员,找出“乔丹”(银得菲、金樽等) ,追求复合产品销量最大,组建一只“强势球队”) 。

在完成了诊断与确立了战略愿景后的同年10月,策划公司展开了“动脑会议”,集中了600多条口号,经筛选,最终确定了“海王,健康成就未来”这句经典口号为海王品牌的核心价值。其目的就是让 “健康成就未来”这句话给海王一个清晰的产业定位:健康产业。它反映了海王的终极目标:推动民族医药工业发展,为人类健康谋福利。它也是海王在经历成功的烦恼后对自身的期望:除了人类有健康需求外,企业也要健康,健康才能成就未来,健康才能成就辉煌。

4 海王品牌识别和定位

2000年末,策划公司在确定了海王品牌的核心价值后,参照美国著名品牌管理权威大卫A.艾克的识别框架,以“健康成就未来”核心价值为中心,开始了品牌识别规划。提出了诸如“品质要健康安全”、“生产健康、推广健康、崇尚健康”、“不参加与健康主题无关的活动”。等原则,重点推出的四种产品的定位分别是:

? 海王银得菲的定位:“关键时刻,怎能感冒”,治感冒快!快!快

? 海王银杏叶片的定位:“三十岁的人,六十岁的心脏,六十岁的人,三十岁的心脏,健康在于选择”,改

善心脑血液循环

? 海王金樽:醒酒护肝 “第二天舒服一点”

? 海王牛乳初:“人之初,喝母乳,今天就喝海王牛初乳”,提高免疫力

5 海王的品牌模式

在确立了核心价值后,海王针对自身原先杂而乱的品牌家族开刀。比较了单一品牌、多品牌等品牌模式后,最终选择“主副品牌”模式,意图兼顾企业品牌与产品品牌,对药品与保健品两大系列品牌加以整合。

大家知道,宝洁洗发水采取的是多品牌模式,其下属海飞丝、飘柔、潘婷、沙宣分别以“去屑”、“柔顺”、“健康亮泽”、“专业”等不同定位,取得公认的成功。而PHILIPS、海信等企业采用的是单一品牌模式,在众多领域也取得了成功。

主副品牌模式则结合了上述两种模式的优点,成为很多中国企业的新宠。如美的的“冷静星”、“健康星”系列空调,既分享了主品牌美的的资产,又丰富与突显了具体产品的个性,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6 具体策略

在具体操作层面则提出,1) 要求企业的所有产品(无论保健品还是药品) 、包装、销售等各个环节都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整合传播,统一品牌形象。2)在促销上向非处方药(OTC) 和保健品倾斜。因为,相对药品来讲,保健品和OTC的销售对广告的依存度较高,通过大规模的广告,可以迅速提升品牌的知名度。3)集中优势兵力,主推最有市场前景的产品,塑造海王品牌形象。海王从可上市的产品中为自己打造了四大明星产品:面向保健食品市场的是海王金樽和海王牛初乳,银得菲是非处方感冒药(OTC产品) ,只有银杏叶片是处方药。4)整合媒介资源,提高广告投放效率。以往海王广告投放不成功,除了品牌整合欠缺外,更主要的是广告投放策略有误。这次海王采取的是主攻央视黄金时段,外加各地卫视台。同时,它的非黄金时段对海王的目标客户来讲,往往恰是黄金时段。比如,银杏叶片的目标客户是中老年。他们往往早睡早起,常被称为“垃圾时段”的白天,正好被海王以较低价位利用。5) “上天”与“入地”同步进行。海王2001年在电视广告中的投放约有一个亿,这连全国前十名都排不上,但海王的策略首先是投放的节奏和频道整合,而不是规模,即刚开始时,要大密度。此时并不急于有销量,而关键是看渠道建设和终端服务是否跟上。为此,负责海王生物广告代理的深圳名派广告公司总经理高锦民,很大一部分时间不是去电视台,而是在海王各个终端零售店不断去寻找问题。因为海王和他签订的是业绩与代理费挂钩的风险代理协议,如果销售上不去,他也拿不到那么多的广告代理费。

7 面临的问题

从2001年起,海王根据以上策略开始了大规模的品牌整合和促销活动。我们几乎打开电视,就可以看到海王的四大明星产品。这种广告拉动,的确效果惊人。从海王生物2001年公布的年报看,其主营业务收入为7.6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近四倍!仅海王金樽这一项产品,上市仅半年销售收入就达一个多亿。海王的保健品收入依然迅猛增长,其收入已从药品收入的1/4上升到各占50%。另外,海王银杏叶片的广告——“三十岁的人,六十岁的心脏”,被业内评为2001年十大赏心悦目电视广告。可以说,海王品牌整合初期战役相当不错,无论销售业绩还是品牌知名度、美誉度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但是到了2002年却未能产生更好的产出效益。

然而,人们稍微留意一下就会发觉,在各种促销攻势下,海王的品牌价值越来越表现在其保健产品上,而却没能体现出以医药为根基的大健康产业这一思路。更为严重的是,目前国内能将保健品做出美誉度的寥若晨星,流星般的产品比比皆是。

虽然董事长张思民经常讲一句话:我每年的3.15睡得最好。因为,我们的产品质量是经受得起消费者检验的。对海王保健品的质量,张思民可以说算得上是煞费苦心。他不仅在生产上采取了药品生产管理体系,而且,为了保证金樽主原料的天然环保品质,生产基地已经从深圳蛇口、山东荣城、海南三亚三易地址,每次损失至少两千万。为了保证“牛初乳”的品质,海王不惜成本从号称世界最后也是最大的一块天然牧场——新西兰引进原料加工生产。然而不幸的是,正是这两项产品受到媒介攻击最多。这里我们暂且不去分辨那些攻击是否合理,但至少说明,海王虽然想让自己的保健品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但的确太难了。

海王生物董事长助理张立军认为:海王的市场定位是成为全国最好的医药企业,而不是保健品生产商。因为,从国外健康产业发展历程来看,要想在健康产业立足的话,必须靠医药来发展,才能长成大企业。还没有谁主要靠保健品做大的。但海王作为一个上市公司来讲,既要让企业能长期稳定发展,又要让股东获得当年较好的投资回报。所以,海王长短期利益都必须考虑。正是基于此,海王将保健品和医药品牌捆绑在一起,做成一个企业品牌进行推广,一是让海王所有子品牌达到资源共享,让医药技术为保健品提高信誉度,让保健品的促销迅速提升海王品牌的知名度,扩大医药的零售;另一个就是保健品大规模促销,会产生良好的现金流,可以为企业解决短期利益。

如何树立高品质、可信赖的健康产业品牌,同时又保证有良好的现金流?这的确是个问题。

思考题:

1. 你认为海王产品所采用的主副品牌模式合适吗?请说明理由。 2. 请查阅并比照相关竞争对手的情况,评价海王四种品牌的定位。 3. 你如何理解“广告中看不中用”的现象?

4. 药品品牌和保健品品牌能否整合在一起,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案例2 iPad降价带来的烦恼3

美国当地时间2011年3月2日上午10点,苹果公司在加利福利亚州发布了全新一代的iPad2,再次引领了平板电脑业界的潮流。iPad2采用性能更为强大的A5双核心处理器,图形性能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令“苹果迷”着迷的是,iPad2厚度仅为8.8mm,比一代产品的13.4mm薄了33%,甚至比iPhone 4还要薄,还拥有前后2个摄像头。性能提升的同时电池续航能力则没有降低,依然是10个小时。iPad2将于美国当地时间2011年3月11日美国发售,3月25日开始在澳大利亚、加拿大、意大利、日本、挪威、荷兰、西班牙、英国等更多国家发售,售价499美元起。

随着iPad2正式亮相,一代产品身价大跌。北京时间2011年3月3日凌晨,苹果中国在线商店大幅下调iPad的价格,其中wifi版16GB机型从原来的3988元降至2888元,一下子降了1100元。苹果公司此前在电脑行业 3

陈荣. 平板电脑遭遇定价难题. 北京参考,2011年3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