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技工学校政治课教学方法创新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浅谈技工学校政治课教学方法创新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1de11c6c77da26925c5b096

浅谈技工学校政治课教学方法创新

【摘要】“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技工学校政治课教学工作如何,能够使教师讲得精,学生学得好,必须在教学方法手段上进行创新。本文主要从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进行探索,通过政治课教学方法创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同学们动脑筋想问题,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多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思维能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创新

政治课教学的三大任务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思想觉悟,三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掌握知识是基础,提高思想觉悟是目的,培养能力是关键。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在政治课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辨别能力、观察能力和自学能力。所谓思维能力,是指思维过程而言的,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多方面的能力。通俗地说就是动脑筋想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认识事物的本质,揭示其规律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关键在于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和时间,去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多一点启发,少一点灌输。具体实施中要把握以下几点:

1.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既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以学生为主体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方

法。主体性能否体现,取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以讲代教、以讲代学显然谈不上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有的认为,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就是要由满堂讲转变满堂问、满堂练,这也是片面的。问答式教学、判断是非式的提问,看上去热闹,学生的活动量也较大,但实际效果往往并不理想,有时还容易使少数学生形成不动脑筋、乱猜答案的坏习惯。从本质上讲,课堂教学的主体性是学生对教学过程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投入程度;从形式上讲,主体性的表现不仅是师生互动,还包括生生互动及学生的独立活动。只有贯彻启发式教学,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启发式教学的关键是教师要善于创设一种问题情境,使学生能产生疑问,主动思考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逐步把教学任务变为自己的需要。如:教师根据教材进行导读、导思、导议、导练,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通过动脑、动口、动手,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和能力,形成一定的思想观点,从而培养能力,提高素质。

2.巧妙进行课堂提问

思维始于问题,问题是思维的推动力。提出问题,向学生发问,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一环。反之,平铺直叙反倒不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政治课教师巧妙提问,通过提问,鼓励学生对同类事物进行归纳、概括、进而提出新的概念,或依据已知的概念作出判断和推理,或运用某种原理去分析具体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不必担心学生回答错误,学生答错了、答得不完善、答得结结巴巴,这是正常现象,即使错误的答案,由于经过上述过程而注入了思维成分,这也是发问

之道的用意所在。为保证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向纵深发展,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层次和系统,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此及彼,一环扣一环。要下功夫设计、编排问题,使一节课始于问题,终于问题,从而调动学生的思维活跃于问题产生和解决的全过程。

3.上课要留有“余地”

过去我们上课,一堂课给学生灌得满满的,自始至终老师讲,学生听,甚至到了下课,还要讲几句,唯恐学生听不懂,总以为讲的越细越好,其实讲过了头,超过了度,反倒把学生讲“腻”讲“深”。长此以往,学生只会听、记、背,而形不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政治课看起来枯燥乏味,更容易导致学生厌学,所以教师更应该在课堂上留有“余地”。只有合理地留有“余地”,才能充分调动学生活跃的思维,使学生逐渐养成善于思维的良好习惯。讲课好比浇灌花草,先浇一点,等渗一渗在浇,以求渗透,吸纳,而不是只顾浇的痛快,成桶浇下,这不仅不能滋润花草,反而害了花草,浪费了水源。这个“余地”不是教学活动的停止,而是教学授课的合理停顿。课堂上,讲课速度不能太快,不能像连珠炮一样让学生喘不过气来。在讲的过程中要给学生思考、消化、记录的时间。

4.要善于运用比较

事物在比较中呈现出差异,一比较就能找出矛盾,一有矛盾就能开启学生的思维。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运用比较的方法,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和思维能力。人们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的属性、特征和相互联系,都能通过比较来进行的,只有经过比较,区别事物的异同点,才能识别事物。政治课中许多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有的表述非常相似,有的内容密切相关,有的表述比较近似。学生在学习中极易混淆,难以掌握。只有运用比较方法,进行辨别,才能正确认识和掌握它们。比如,在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时,要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比较,找出它们的共性和特殊性,这样就能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这一问题。让学生在比较中区分事物,辨明是非,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5.教学手段要与时俱进

教学内容可采用不同教学形式和方法,而各种教学形式和方法又总是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来实现。教学手段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用以运载知识、传递教学信息的物质媒体或物质条件。现代电子、光学技术及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已经渗透到教育教学中来,使教学手段多样化。多媒体教学声、光、形、色、动等特点,直接冲击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具有良好的强化效果和整体效应。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把政治课中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如:运用音像资料摆事实、讲道理,运用图像表达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运用漫画分析哲学道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而使学生加深对政治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现实问题,达到提高思维能力和思想觉悟的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