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行为与环境的关系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人类行为与环境的关系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1da22e4102de2bd960588f2

沈阳工业大学

课程名称:实验项目:专业班级:姓 名:实验室号:实验时间:指导教师: 实验报告

大学计算机基础 文档编辑与Internet应用 法学1201班 孙琳煊 学 号: 120601128 实验组号: 批阅时间: 倪天宇 成 绩:

人类行为与环境的关系 人类活动不断地影响自然环境,引起环境质量的变化,这

种变化又反过来影响着人类正常的生活和健康。在生产活动方式比较简单、规模比较小时,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不大。产业革命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影响和破坏了人类环境,特别是生态系统。

人类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特殊关系。

所谓对立,即人类的主观需求和有目的活动,同环境的客观属性和发展规律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人类必须认识环境,必须遵循环境的发展变化规律从事生产和活动,不然,就必然会遭到环境的报复和惩罚,不利于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就会随之发生。

所谓统一,即人类以环境为载体,总是在一定的环境空间存在,人类的活动总是同其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环境的塑造者,人类的活动不可能无止境地向环境索取,也不可能永远不加限制地在向环境排放废弃物。当人类的行为遭到环境的报复而影响到人类本身的生存和发展时,人类就不得不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所能允许的范围。

1,人对自然的崇拜阶段

2,人对自然的独立阶段

3,人对自然的自由阶段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的几个重要发展阶段

一丶人类破坏环境

环境破坏是指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兴建工程项目而引起的生态环境的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从而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如: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盐碱化、资源枯竭、气候变异、生态平衡失调等。

环境破坏造成的后果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恢复,有些甚至是不可逆的。

环境破坏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自然演变和自然灾害引起的原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一环境问题。如地震、洪涝、干旱、台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一类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和“公害”。次生环境问题一般又分为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两大类。如乱砍滥伐引起的森林植被的破坏、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大面积

开垦草原引起的沙漠化和土地沙化、工业生产造成大气、水环境恶化等。

1。臭氧层被破坏地球上共同的环境问题2。淡水资源危机3。土地荒漠化

人类主要破坏环境的行为: 1.伐木,森林遭受破坏. 2.过度放牧,破坏操场 3.排污,污染河流 4.排放温室气体 5.捕猎,使物种灭绝 6.破坏臭氧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