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大纲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大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171bbfcf3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c8

出水土保持要求;对专项设施复建项目可单编方案。

⑧对由建设单位直接完成(或组织实施)的集中安置与专项设施复建工程做为建设区,需分类进行典型设计,估算工程量。

⑨给出按防治分区统计的工程量表,还要给出按工程特性划分的二级分区统计的工程量汇总表。

(2)各类措施的典型设计要求: [1]常见的水土保持防护措施

①拦渣工程:包括有拦渣坝、挡渣墙、拦渣堤、围渣堰、贮灰场。 ②斜坡防护工程:包括有挡墙工程、护坡工程、坡面固定工程、滑坡防治工程等。

③土地整治工程:包括有弃土弃渣场整治、坑凹回填与利用、开挖破损面整治、整治后的土地利用等。

④防洪排导工程:包括有拦洪坝、护岸护滩工程、堤防工程、排洪排水工程、沟床固定、清淤清障(施工过程中的淤积物)等。

⑤降水蓄渗工程:包括有坡面蓄水工程、径流拦蓄工程、专门用于植被建设的引水、蓄水、灌溉工程等。

⑥植被建设工程:包括各种植被建设。

⑦临时防护工程:包括施工场地的表土剥离、苫盖、临时拦护、排水、沉沙和临时植物防护等。

⑧防风固沙工程:包括有固沙沙障和平整沙丘等 [2]典型设计的分类

①需进行外观尺寸设计,又需进行安全稳定计算的拦渣工程。

精选

②只需进行外观尺寸设计,无需进行安全稳定计算的防洪排导工程。

③只需进行设计的外形尺寸介绍,无需进行计算的其它工程。 [3]各类防护措施典型设计的要求

①在地形图上给出各种措施典型的平面布置图。 ②说明各种需进行计算的典型设计采用的设计标准。 ③给出各种典型外形尺寸确定的依据和相关内容。

④给出各种需进行稳定、安全计算的措施稳定、安全校核的相关内容。

⑤所给的典型设计必须满足施工的要求。 ⑥给出典型措施设计的平面图和剖面图。 ⑦典型设计的各相关尺寸要标注完整。

⑧典型设计所有相关工程量计算齐全,核算准确。 ⑨计算出典型设计工程量的单位指标。 8.5防治措施工程量

(1)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应根据典型设计的单位工程量推算。 (2)工程量计算应按以工程特性划分的防治分区,并按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分区列表汇总。

(3)工程措施和临时措施的工程量应按措施类型、规模和水利部水总[2003]67号文中项目划分表中的二、三级项目分别列出,如浆砌石排水沟,应列出长度、开挖土方量、浆砌石量、碎石垫层量等。

精选

(4)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的工程量按乔木、灌木株数、草皮、撒播植草的面积、园林绿化的面积统计,并说明防护面积、材料数量、抚育管护工作量等。 8.6水土保持措施进度安排

(1)根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的要求,按照各分区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各防治措施的施工进度。

(2)拦挡措施应符合“先拦后弃”的原则,植物措施应根据季节安排。

(3)方案实施进度安排应列表说明,并附双线横道图,做到与主体工程进度相匹配。 9、水土保持监测

9.1监测的依据、目的和要求

根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和水利部水保[2009]187号文的要求,明确监测的项目、点位、内容、方法、时段和频次,估算所需的人工、设施、设备和物耗;列出监测内容、方法、点位和频次的监测计划表及监测设施、设备及耗材表。 9.2监测范围、时段、内容和频次

(1)监测范围为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2)监测时段从施工准备期开始至设计水平年结束。建设生产类项目还应对运行期的监测提出要求,费用另计。

(3)监测重点内容包括: ①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的状况;

精选

②水土流失动态变化;

③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效果(植物措施的监测重点是成活率和保存率);

⑤重大水土流失事件应进行监测并提交报告。 (4)监测频次应根据监测内容确定: ①取土量和弃渣量每10天监测1次;

②扰动面积、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拦挡效果每1个月监测1次; ③主体工程建设进度、水土流失影响因子、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生长情况等每3个月监测1次;

④水土流失量的监测,根据监测方法不同确定,遇暴雨、大风等情况应加测。 9.3监测点位的确定

(1)监测点位应根据具体监测内容及方法确定 (2)定位监测点的布设应具有代表性。

(3)水土流失监测点的布设应能反映建设区的水土流失动态变化,重点在建设区沟道或排水沟出口布设(如卡口站等)。

(4)项目区内类型复杂、分散的工程宜布设水土流失简易观测场。 (5)规模大、影响范围广、建设周期长的大型建设生产类项目应布设水土流失长期监测点。 9.4监测指标 9.5监测方法

(1)监测方法应根据监测内容确定,一般采取定位观测与实地调

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