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TLABSimulink的PSK频带传输系统仿真与性能分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基于MATLABSimulink的PSK频带传输系统仿真与性能分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0185514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87

图3-18 理论上误码率与信噪比关系曲线图

实际上误码率计算M文件如图3-19所示:

图3-19 实际上误码率计算M文件

实际上误码率与信噪比关系曲线图如图3-20所示:

图3-20 实际上误码率与信噪比关系曲线图

由上图可知,信噪比越大,误码率越小,与理论知识吻合。系统基本符合设计要求。

4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4.1 出现的问题

第一:示波器图形显示不全。第二:信号在经过所设计的带通通信仿真系统后波形出现失真。第三:在没有加入高斯白噪声的情况下解调误码率不为0。第四:加入噪声之后,误码率显著提高。第五:解调波形时无失真,但解码后波形严重失真。

4.2 解决办法

第一:在示波器图中修改data history中的limit data points to last的数据再重新运行simulink观察示波器即可看到准确图形。第二:这是因为信号进行抽样时没有满足奈奎斯特定理。为了能从取样信号中恢复原信号,抽样必须满足奈奎斯特定理,即抽样频率应大于或等于两倍的原始信号频率[3]。第三:在出现误码数据时,我们可以通过修改error rate calculation中receive delay的数据这种手段直到误码数据为零。在本设计中我们将receive delay设为2即可解决此种情况[4]。第四:在本课程设计中通过提高载波的频率,并相应的改变带通滤波器的参数设置来解决此种情况的发生。第五:这是由于信号经过低通滤波器后会产生时延,而本次课程设计中信号是以帧的形式进行传输,因而在解调输出端若直接使用解调信号,将会产生波形失真。因此我们在解调输出端加入相对应的延时模块即可解决此种问题[5]。

结束语

此次通信原理课程设计只有短短的两周时间,在这两周时间里,我学会了用MATLAB/Simulink仿真系统初步的设计方法。初步了解了如何用MATLAB/Simulink这个仿真软件进行PSK系统的调制和解调的设计。并且明白了如何实现信号的频带传输。虽然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遇到了不少的麻烦和困难,与此同时也深刻认识到自己存在的许多不足,理论知识的学习有待加强,实践的能力有所欠缺,遇到困难自己独立处理有待努力。

在课程设计之前,我到图书馆借阅了相关书籍,但是理论的学习并没有让我体会到课程设计的真谛,光凭理论实在无法实现书中所要表达的内容,因此上机实践很关键。通过理论知识的初步学习,加上上机的实践,我渐渐地对Simulink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在将书上的理论方框图转换为Simulink模块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大的困难,因为对软件不熟悉的缘故,许多模块都没有找到,因此也大大延误了设计的完成时间。但是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指点下,许多问题得到了解决,同时也让我对此次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遇到问题也有了钻研的精神。这次课程设计不仅巩固我们在书上学习的基本内容,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同时也让我懂得依靠团队的力量才能使我们更快更好的将各种工作和任务完成好。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不仅巩固了过去学过的知识,同时还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学到的知识培养了我对系统的分析能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深刻的了解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是十分重要的,单纯的理论知识学习无法培养我们实际动手能力。只有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把理论作为实践的基础,把实践作为理论的延伸,使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两周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但是这段时间里的收获和感触却是我的一大笔财富。在此我衷心感谢同学们在课程设计中给予我的无私帮助,共同学习。也衷心感谢指导老师不辞辛苦指导我们课程设计的支持和辅导,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