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黄河 其一

过黄河 其一朗读

已尽江南路,黄河带月过。客心愁地阔,风力入霜多。

日色依山澹,鸿声怯冻和。从来辛苦意,孤负好岩阿。

释今无简介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释今无朗读

古诗过黄河 其一相关作品

讽论篇篇近正声,秦中吟抵杜君卿。昌黎实录真颠倒,独为元臣赋永贞。

过去生中作弟兄,依然骨肉有余情。

青衫校正同三馆,白发东南各一城。

上蔡始变古,中郎亦典型。万毫皆得力,一线独中行。

抉石抡猊爪,奔泉溯骥程。君看泛彗后,更为听江声。

际会惊何代,支离过此生。亲宫无宿草,子位远含情。

未敢衣纯綵,谁能痛失声。廿年当此夕,天地忽颓倾。

江月亭前桦烛香,龙门阁上驮声长。

乱山古驿经三折,小市孤城宿两当。

殿前伸脚时,奴视高力士。

群阉旁吐舌,翰林醒不醉。

太乙坛开荐礼勤,省垣梧竹绝尘氛。

灵光正想通三极,清漏微闻下五云。

荜门居士古贤流,结屦元为易粟谋。三日桥边人不售,城中怪道缺云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