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钵佛山 其一

托钵佛山 其一朗读

僧贫思仗钵,歛虑向人间。窄路人争过,嚣声我独閒。

袖藏曾熟面,门掩尽愁颜。舍卫城当日,如何便返山。

释今无简介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释今无朗读

古诗托钵佛山 其一相关作品

几回过海上,此日暂踌躇。

未尽尊前酒,还奔使者车。

惜别肠千缕。最关心、拈花写韵,琐窗絮语。瘦尽诗魂扶不起,堪叹旧时俦侣。

只半响、萍缘欢聚。屈指到家残菊候,正吴江、枫落秋如许。

愔愔坊陌傍深春,活活河流雨过浑。花鸟几时充贡赋,牛羊今日上丘原。

犹传柳七工词翰,不见朱三有子孙。我亦前生梁楚士,独持心事过夷门。

一丘独立势崔嵬,形迹还疑是古台。龙井效灵沾县邑,神祠肖像儗公台。

谷云度水风牵过,野雾埋山雨洗开。如此风光良不恶,思乡何用赋归哉。

菊清独占风霜骨,梅白偏宜雪月天。

晋宋后来爱花者,岂无靖节与逋仙。

侯门纵可曳长裾,懒癖偏安水竹居。台畔空传收骏骨,肆间敢望活枯鱼。

鬓将如鹤频看镜,松欲成龙尚著书。百尺楼头且高卧,陈登豪气未全除。

北阜烈烈,巨海混混。垒垒三坟,惟母与昆。

海天多雨湿端阳,闭户翛然一枕凉。不是好高偏绝俗,并州今且作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