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东山诗七首 其二 百街岭

洞庭东山诗七首 其二 百街岭朗读

遥街百磴转嵚嵜,落日扶舆下岭迟。与树蔽亏湖冉冉,因山高下屋累累。

俭勤成俗从知富,灵秀钟人信有奇。十载一行殊恨晚,分金不见橘黄时。

文徵明简介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文徵明朗读

古诗洞庭东山诗七首 其二 百街岭相关作品

烽火年来报虏尘,每回回首即长颦。

明眸皓齿今何在,异服殊音不可亲。

墙角疏花两树香,春风滋味已先尝。便教万树连山谷,不似冲寒意更长。

二浙枇杷得地荣,移来丹宇倍生成。天心赋与偏繁盛,珍物由来出太平。

水调清歌夜未阑,果然人事有悲欢。衣衫轻衬新花朵,瓜果香霏旧玉盘。

平地风波生顷刻,中天月色枉团栾。人间佳节年年有,从此伤心对广寒。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却教一作:又教)

边关本是苦寒地,况复严冬入虏乡。

一带土河犹未冻,数朝晴日但凝霜。

芳信基花事,东君思亦奇。横枝疏蓓蕾,半树老丰姿。

心共寒霜苦,香惟夜月知。最怜清梦觉,疏影竹窗时。

万古明良分付定,早从尧禹到如今。小臣肝胆天堪照,圣世恩波海未深。

紫极逶迤春荡荡,天风寥廓路骎骎。沧江回首多迂病,愧尽贤人用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