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卯二月二十一日归自汴梁二十五日夜久旱而雨偶记内乡一诗追录于此今三十年矣

乙卯二月二十一日归自汴梁二十五日夜久旱而雨偶记内乡一诗追录于此今三十年矣朗读

桑条沾润麦沟青,轧轧耕车闹晓晴。老眼不随花柳转,一犁春事最关情。

元好问简介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

元好问朗读

古诗乙卯二月二十一日归自汴梁二十五日夜久旱而雨偶记内乡一诗追录于此今三十年矣相关作品

飞楼缥缈著江干,霜鬓登临记往年。隔岸春城浮槛外,乱帆斜日到樽前。

山连秦蜀开荆甸,水下东南尽楚天。回首沧桑生感慨,孙刘兴废几茫然。

小泊聚江干,帆开泪未干。路长催老易,家近恨归难。

长大看吾弟,浮沉付一官。今宵浑不寐,倍觉夜漫漫。

禅公览古意裴徊,偶结云庵向北来。

满目沧洲围野景,一枝金策卓秋苔。

涌金斜转青云路。溯衮衮、红尘去。春色勾牵知几度。月帘风幌,有人应在,唾线余香处。
年来不梦巫山暮。但苦忆、江南断肠句。一笑匆匆何尔许。客情无奈,夜阑归去,簌簌花空雨。

秋云漠漠压天低,秋风秋雨苦凄凄。病人枕上不成寐,落叶空庭络纬啼。

宾朋满座酒如江,雪月风花应接忙。

揽尽山林閒富贵,沧江公子太强梁。

伍胥山头花满林,石佛寺下水深深。

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

绿房千子熟。

紫穗百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