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落梅庭榭香

生查子·落梅庭榭香朗读

落梅庭榭香,芳草池塘绿。春恨最关情,日过阑干曲。

几时花里闲,看得花枝足。醉后莫思家,借取师师宿。

生查子·落梅庭榭香鉴赏和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游子春日思家之词。叙述上,曲折穿插,错落有致!所抒情感,强烈真挚,而且呈现出起伏跌宕的变化。

  开头两句写春景:梅花初落,庭榭之间余香犹存;芳草已长,池塘岸边一片新绿。这一派园林春景是怎样被主人公关注的呢?说到这里,此词叙述方法上的特点就显示出来了。“春恨最关情,日过阑干曲”,这两句看似平易,其实它所表达的内容却是相当深入,相当曲折的。首先说“关情”,情之所钟,倾心关注。为什么关情于春景?对于游子来说,春景引发春恨,春景越鲜明、越绚丽,春恨也随之越浓烈、越深沉。这春恨,就是离别相思之恨,而此词的突出特点就是写出了这春恨由萌生恨到发展的时间进程。“日过阑干曲”,每日每时的行经园中曲阑的时候,主人公都在留心地观察春天的消息,梅花的开落、景色的种种变化,都时随地地收录在了他的记忆之中。也就是说,主人公是眼看看暮春天这个引人恨事的季节一步一步来到了人间。如今刚刚到早春的时候,梅香未散,芳草乍绿,已经让他“春恨最关情”了——不待言者,接踵而至的“春老”、“春归",亦即草长莺飞、落红狼藉的景象,又将使我们的主人公更何以堪呢?上片四句,暗中交代了春来春去的时间流程,同时也说明了春恨滋生与蔓延的轨迹,从而把这个“春”字写活了,引人沉思遐想,而且情不自禁地发出“元应叹息”的无限感慨,这种写法,当然是生动、深刻而且是传神的。下片则放言夸张,极力宣泄主人公的春恨。由于种种羁绊,尽管他对春光及其关情,却连看花的闲暇都没有。于是“看得花枝足”就成了他的急切要求。当然,词里所写只是喻指,及至点出“思家”二字。才算把全词的题旨挑明,实际是他要说的。

晏几道简介

晏几道(1030-1106,一说1038—1110 ,一说1038-1112),男,汉族,字叔原,号小山,著名词人,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如《鹧鸪天》中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等词句,备受人们的赞赏。 ...

晏几道朗读

古诗生查子·落梅庭榭香相关作品

小树子,傍山栽,华从叶里开。枝高攀不得,和树折将来。

六州胡儿六蕃语,十岁骑羊逐沙鼠。沙头牧马孤雁飞,

汉军游骑貂锦衣。云中征戍三千里,今日征行何岁归。

春到云中早。恰梅花、雪後□□,锁窗寒悄。鼓吹喧天灯市闹,在处鳌山蓬岛。正新岁、金鸡唱晓。一点魁星光焰里,这水晶、庭院知多少。鸣凤舞,洞箫袅。
太平官府人嬉笑。道紫微、魁星聚会,参差联照。借地栽花河阳县,桃李芳菲正好。暖沁入、东风池沼。百里楼台天不夜,看祥烟、瑞霭相缭绕。生意满,翠庭草。

儒冠蔼蔼从平津,东阁由来盛众宾。

终始何法忘教育,高卑曾不问疏亲。

烟雨涳濛翠影双,满林清气逼寒江。云间禁直青绫夜,一片秋声起琐窗。

叨荣报国老无成,辞疾还乡负物情。身近良朋如倚玉,心怀诸弟若摇旌。

成行每羡随阳雁,得友何惭出谷莺。光禄官閒容谒告,扫除门巷待同行。

古道行人少,荒城乱石侵。天横机素直,河入土囊深。

涧近云长润,山高日易沈。田翁乐丰岁,歌笑下崎嵚。

江晚潮风应,萧萧百里秋。

寒声初战峡,怒力暗移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