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新腔一唱双金斗

青玉案·新腔一唱双金斗朗读

新腔一唱双金斗,正霜落,分柑手。已是红窗人倦绣,春词裁烛,夜香温被,怕减银壶漏。

吴天雁晓云飞后,百感情怀顿疏酒。彩扇何时翻翠袖,歌边拌取,醉魂和梦,化作梅花瘦。

译文和注释

译文

她唱罢一支新制的曲调,我们一起雨金斗畅饮美酒,正是秋霜初降的时候,她伸出纤纤素手,深情地为我剖开了黄柑。乱红满窗,她倦于窗下引针刺绣,轻轻地唱起一曲又一曲缠绵多情的春词,歌声中,红烛渐渐短小,熏香袅袅,被子已经温暖,如此良宵,真害怕时光就那么轻易消逝过去了。

拂晓时吴地的鸿雁穿过彩云飞去后,我百感交加,情思无限,顿时连酒都喝不下去。什么时候如果还能一见到她翠袖韵舞,彩扇纷飞,我一定要在她的歌声中喝个烂醉,我的醉魂将在梦里化作挺拔瘦劲的梅花,陪伴她在梅树旁翻唱新曲。

注释

青玉案:词牌名。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因取以为调名。六十七字,前后片各五仄韵。亦有第五句不用韵者。

新腔:新创作的曲调。

金斗:即金勺,一种酒器。

柑(gān)手:果名,橘属。

红窗:闺房中的窗子。

春词裁烛:烛下吟诗。春词,指情诗;裁烛,剪去烬馀的烛心。

夜香温被:用熏炉烘被子。

银壶:银制的漏壶,古代计时器。

吴天:犹言吴地。

云飞:喻情人分离。

疏:稀少。

参考资料:

1、林申清.宋词三百首辞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05:412-413页

2、(清)朱孝藏选编;邓启铜,熊蓉注释.宋词三百首: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01:271页

创作背景

  该词当写于淳祐三年(1143)词人离开苏州后不久。词人在拂晓时看到鸿雁穿过彩云飞过,心中想起了和逝去的爱妾在苏州的日子,心中顿然失去一切情趣,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词。

参考资料:

1、林申清.宋词三百首辞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05:412-413页

青玉案·新腔一唱双金斗鉴赏和赏析

  词的上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词人与爱妾往昔的浪漫情事。“新腔一唱双金斗。正霜落,分甘手”二韵,开笔逆人,描写昔日欢聚之乐。黄柑荐酒,纤手分擘。这双分柑纤手,永留在词人的记忆里。

  “已是红窗人倦绣。春词裁烛,夜香温被,怕减银壶漏”二韵,继续渲染昔日二人温情。芳香弥漫,温暖罗被,词人害怕春宵太短。前韵勾画出一幅“美人倦绣图”,“怕减”二字,写出了春宵苦短的心理活动。

  词的下片,抒发爱妾去后,词人的“百感情怀”,“醉魂和梦,化作梅边瘦”,不言相思,而相思之情俱在。言有尽而意无穷。“吴天雁晓云飞后。百感情怀顿疏酒”二韵转入今日,抒写姬去之悲。“顿”,形容姬去的忽然,词人顿然失去一切情趣。酒逢知己才有兴味,如今孤身一人身心疏懒,所以喝酒的情绪也没了。与开首“新腔一唱双金斗”形成鲜明对照。

  “彩扇何时翻翠袖,歌边拌取,醉魂和梦,化作梅边瘦”二韵,以梦幻收笔,写出对爱妾强烈的相思之情。“何时”二字,写出词人当年与爱妾曾经共同度过的狂歌醉舞,缱绻难忘的浪漫的爱情生活,如今人去楼空,魂牵神萦,只能在醉梦中相见,但醒来之后只会倍添相思的愁苦。

  这首词在结构上很清晰,上片写往日欢乐,下片写今日愁思。全词言情婉丽,文心曲妙,又真实而亲切,于疏快之中见韵味。

吴文英简介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

吴文英朗读

古诗青玉案·新腔一唱双金斗相关作品

高士高无敌,腾腾话入燕。无人知尔意,向我道非禅。

栗径穿蕃冢,狼声隔远烟。槃山多道侣,应未有归年。

开从百花后,占断群芳色。更作琴轸房,轻盈琐窗侧。

风雨闭门坐,连床寒色深。乡心红树隔,客意绿蕉侵。

薄暮牛羊下,微晴鸟雀吟。一如山止聚,亭角眺苍林。

莫教一片复随波,月底风前许细哦。

花与吾人本无负,吾人自负此花多。

秦皇有地包沙漠,秦民无地堪托足。

民心咫尺不戴秦,秦令安能到空谷。

琅玕作居背花市,与君同心复同里。磁盘剪花相劝餐,尊前放眼珊瑚紫。

有时对立仙城头,半叹言愁忽欲愁。风曾碧烟如涌水,杨枝打袂春袍柔。

北候催乘传,东人挽去辕。不观沧海小,安识太行尊。

好爵随年进,初心与道存。老儒当剧部,烦护国西门。

何物风摽可悦神,数竿脩竹杂兰荪。开轩翠色连书幌,隐几清阴落酒樽。

未睹朝阳鸣鸑鷟,方欣春雨长儿孙。羡君得此堪娱老,况复高堂更树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