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出金门寻王侍御不遇咏壁上鹦鹉

初出金门寻王侍御不遇咏壁上鹦鹉朗读

落羽辞金殿,孤鸣咤绣衣。

能言终见弃,还向陇西飞。

译文和注释

译文

落羽的凤凰不如鸡,离开了金銮殿,只好扇动锦衣孤寂哀鸣。

枪打出头鸟,谁叫你那么喜欢提意见?那么会说话?那么会作诗?让笨嘴鸟儿妒忌,现如今只好飞回陇西的故林了。

注释

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三年(公元744年),诗题一作《敕放归山,留别陆髓御不遇,咏鹦鹉》。金门,汉代宫门名,又名金马门;侍御,侍御史.官名,唐为御史台成员。王侍御、陆侍御,名字不详;鹦鹉,鸟名。种类甚多,羽毛色彩美丽。舌肉质而柔软,经反复训练,能模仿人舀的声音。

落羽,羽毛脱落。金殿,金銮殿。唐宫殿名。

绣衣,御的代称。《汉书》:“王贺为武帝绣衣御史。”

陇西,古地区名。菠指陇山以西地区。约当今甘肃六盘山以西、黄河以东一带。张华《禽经注》:鹦鹉,出陇西,能言鸟也。李白祖籍也在陇西。西:一作山。

参考资料:

1、漆剑影.《唐宋题书画诗选析》:长征出版社,1991年:第30页

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李白被变相地放逐出京,也就是他自己所说的“勃赐归山”。这首诗就作于他离开长安之前,即“初出金门”时,去寻访王侍御史,不遇,看到他壁上碱的鹦鹉,便借咏画,抒写自己遭受谗言,而被迫离开京城的苦闷和怨愤心情。

参考资料:

1、漆剑影.《唐宋题书画诗选析》:长征出版社,1991年:第30页

初出金门寻王侍御不遇咏壁上鹦鹉鉴赏和赏析

  四旬诗既是咏画中鹦鹉,又是写诗人自己。前两句说,鹦鹉羽毛脱落,离开了金殿,独自依托在侍御家的墙壁上哀鸣,实际上是在写自己遭受挫折,从翰林院失意归来,形单影只,前来向侍御史倾诉衷肠。后两句说,鹦鹉能模仿人说话,终究要被遗弃,最后还得飞向陇西出生之地,实际上也是在说,冉己敢于陈述意见,终究见弃于唐明皇,只好回到自己的故乡去了。题画与言情,两相啮合,取譬精巧,可见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诗人用鹦鹉的能言喻指自己的才华,既然自己不为朝廷所用,那就只有回归故里了。古时陇西盛产鹦鹉,而陇西正是李白郡望所在,因而诗人对鹦鹉有同病相怜之感。诗中以“陇西”与“金殿”对举,其失落之感尤为强烈。

  而这只鹦鹉不是一般的鹦鹉,是从金殿里来的,金殿里的鹦鹉来到此地的原因:一是败羽,二是能言。正因为这样,所以只能孤鸣在野,而且叹息自己失去了锦绣衣装。因为“能言”而“终见弃”,所以只能独自飞向陇西,其实这是诗人以鹦鹉自比,写鹦鹉的遭遇,其实就是抒发自己的情怀,自己就是那只败羽而多言的鹦鹉。

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李白朗读

古诗初出金门寻王侍御不遇咏壁上鹦鹉相关作品

寻香剪得耐寒枝,不羡腰围宝带犀。塘桂自应同臭味,岩花未可较高低。

秋风易老空成恨,佳客无人莫漫携。挽取芳条供燕坐,绝胜骑马号安西。

负笈无他奇货,笔端有力躬耕。

僰道颇思山谷,兰陵一变荀卿。

双燕呢喃语画梁,劝人休恁苦思量。逢春触处须萦恨,对景无时不断肠。

寒食梨花新月夜,黄昏杨柳旧风光。繁华种种成愁恨,最是西楼近夕阳。

君不见张季鹰,放浪江东称步兵。君不见晋吏部,醉倒瓮头笑行路。

衣冠龌龊徒槛猿,富贵斯须草头露。奸雄窃国中华乱,日月何如醉中度。

秋风掀野寺,秋雨暝山城。信宿舟仍滞,羁危梦亦惊。

花魁红叶定,羽客缟衣明。天色今将好,江潮莫待平。

粉薄红轻掩敛羞,花中占断得风流。软非因醉都无力,

凝不成歌亦自愁。独照影时临水畔,最含情处出墙头。

林外一声青竹笋,坐间半醉白头翁。

春山最好不归去,惭愧春禽解劝侬。

一门孝友同天性,为爱宋家三凤凰。不见河东祥与览,千春简册有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