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歌

插秧歌朗读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插秧歌鉴赏和赏析

  由于这首诗着力写雨中抢插稻秧,所以作者也不怠慢,开篇便动手“插”了起来:这分工何等明确,何等精细。拔秧活轻,小儿干,接秧也轻,田妇干;比较起来,抛秧插秧活重,田夫和大儿干。“抛”、“接”、“拔”、“插”,四个动词,准确具体。尤以“抛”字最妙,活画出秧束雨中飞舞的情态。只两句,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跃然纸上。

  三、四两句进一步点明雨中抢插。从句中不难领会春雨之密、之急、之大,否则,不至于从头上流入脖颈并沾湿肩膀。以“兜鍪”和“甲”分别比喻“笠”和“蓑”,充溢着一股火药味儿,正暗示抢插稻苗无异一场紧张的战斗。

  五、六两句“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前句是个无主兼语句,“唤”的主语没有写出,按诗意应是位老妪或老翁。后句是个无主连动句,按诗意,主语应是“大儿”,还极可能包括完成了本职活茬的田夫、田妇和小儿。一家人干活绝无唱过一口便袖手看戏的道理。老人来叫他们吃早饭,(抢插何其早,自在其中),让他们歇那么小小一会儿,却无人动作,无人答话,似乎对田埂上的呼唤置若罔闻,连抬头看一眼的工夫也没有。不如此,便写不出抢插的紧张程度。

  结句“秧根未稳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似乎是田夫对送饭老人的回答:“您瞧这稻苗还不栽稳,再说这块田还没插完,您把饭放这儿,我们呆会儿就吃,您得赶紧回去照看好那帮鸡鸭鹅们,它们要来到田里,可就糟了。”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

杨万里朗读

古诗插秧歌相关作品

系缆寒沙伤客情,秋云不动夜阴生。

萧萧两岸黄榆叶,解报三更雨到声。

崚嶒何来凛气增,舍此空轮无与胜。吴天海色遥迎送,楚霜蜀冻交消凝。

荡涤赤日曳素练,消息银汉络珠绳。从知白帝威权甚,万象泻影涵倾崩。

林高日气薄,竹色净如水。

寂历断人声,时有鸣禽起。

南塘登极数袁,平围册后尾联。已矣诸老绝笔,勉哉吾子著鞭。

乌帽昂昂紫绮裘,宦情羁况一天秋。马从庾岭梅边过,人向金陵辇下游。

毛遂才高终脱颖,仲宣赋好莫登楼。倘应前席苍生问,百粤尘清瘴厉收。

朝发朗陵途,羁心杪秋积。北风吹五两,淮流澹将夕。

明霞上远水,寒树带行客。故人望何处,西南几峰碧。

渤澥声中涨小堤,官家知后海鸥知。

蓬莱有路教人到,应亦年年税紫芝。

病疟秋来久未平,草堂遥夜不胜清。

疾风递响惊林叶,列宿收芒避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