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为春憔悴留春住

菩萨蛮·为春憔悴留春住朗读

为春憔悴留春住,那禁半霎催归雨。深巷卖樱桃,雨余红更娇。

黄昏清泪阁,忍便花飘泊。消得一声莺,东风三月情。

译文和注释

译文

为了留住将逝的春天憔悴不已,黄昏,雨来催归黄昏的时候,深巷中卖着的樱桃,在雨后显得更加娇艳。

含着眼泪,独自看着那落花飘飘。忽闻一声清脆莺啼自东风中传来,思绪又触摸到三月所留在心底的那一枚温暖的印记。

注释

菩萨蛮:本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也用作曲牌。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等。双调,四十四字,属小令,以五七言组成。下片后二句与上片后二句字数格式相同。上下片各四句,均为两仄韵,两平韵。

雨余(yú):雨后。

阁:含着。

消(xiāo)得:禁受得。

三月情:此处或谓暮春之伤情,或别有隐情,所指未详。

参考资料:

1、闵泽平编著,纳兰词全集 汇编汇评汇校,崇文书局,2012.03,第72页

创作背景

  康熙年间,词人所写诗词普遍为宣扬爱情,爱情在词人的诗词中占了很大比重。这首《菩萨蛮》也是词人在春天时候为了怀念爱人而作的。

参考资料:

1、聂小晴,泉凌波,闫晗编著,纳兰容若词传 仓央嘉措诗文传合集,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05,第321页

2、

菩萨蛮·为春憔悴留春住鉴赏和赏析

  这是一首伤春伤怀之作。

  该词上阕,词人描写眼前所见之景,意境凄凉。通过对面前的景物如雨后的樱桃、东风中的莺啼等的描写,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内心的伤感以及对故人的怀念与深情。词首句起势不凡,为全篇定下了留春不住而辗转憔悴的情感基调。起首二句营造了一种与欧阳修《蝶恋花》“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相类似的氛围和心境:同样的雨横风狂,催送着残春。

  下阕,词人由怜惜转为伤怀。“黄昏清泪阁,忍便花飘泊”是倒装句。词人实在不忍香到春天的花瓣都飘零凋落了,夕阳黄昏之中,他只得泪眼盈盈。而就在这时候,他听见一声黄莺的啼叫顺着东风飘忽而至,唤起了词人对二月阳春的深情。末句,“消得一声莺.东风三月情”。“消得”本来是经受得住,这里谓无法经受,因为这一声莺啼。唤出了“东风三月情”:此处“三月情”应指惜春之情,但此词似含有一段隐情,表面上是欲留春住,其实是想留人,想留而不能留,或才是诗人的心痛处。

  全词表达了词人伤春感怀之情,该词延续了词人一贯的悲愁之风,这种不事雕琢的凄凉愁苦之情最能触动人心。

纳兰性德简介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纳兰性德朗读

古诗菩萨蛮·为春憔悴留春住相关作品

去年元夜此陪公,今岁观灯趣复同。人向月前听好语,花从烟里发新丛。

忘形肯却杯中酒,吹面仍烦醉后风。惭愧诗才吾独拙,且将歌咏赞平戎。

千里或一士,百里或一圣。何来得斯语,误人如坑阱。

矮夫事观场,笑啼安取正。大道不择人,有志视所竟。

辕门奏归凯,旭日上初筵。东风万家香火,春信到梅边。侧听称觞新语,一滴愿增一岁,门外酒如川。诏领八州督,声动九重天。茁兰芽,辉花萼,树堂萱。一门余庆如此,今古几人全。多少山东父老,久望太平勋业,毕竟在何年。整顿乾坤了,拭目认凌烟。

御宿长杨馆,南山沁水园。风尘犹日日,花柳自村村。

王谢人家远,朱陈里姓存。飘零香涧水,摇飏绿柴门。

文章开紫垣,委耀照黄扉。崇雉抱高墉,长虹曳华榱。

浮阑翼交楯,戟衣摇缥粉。石纹浪花碎,紫光射金鼎。

歌早春,歌思窈。春光可怜亦可伤,词兼哀乐情颠倒。

春过已是二月中,却忆初春春日好。此时君相正调元,恩及孩虫答苍昊。

暮春日日著征衫,路过中州语渐谙。起伏山皆趋泗上,阴晴天已入江南。

人前壮气今都尽,马后征尘最不堪。自笑游秦惟舌在,好吟梁父伴瞿昙。

拟学粗豪去索尝,独醒岂易敌愁肠。白衣终到东篱下,自是渊明等得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