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嵊县黄山庵

题嵊县黄山庵朗读

十载清游得重寻,风门小立契初心。上盘直与云天近,下瞰不知岩壑深。

浥露黄花平衬地,著霜红叶巧依林。他年愿结香灯社,竹杖芒鞋数共临。

李光简介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

李光朗读

古诗题嵊县黄山庵相关作品

龙岂分勤惰,司存想异方。

萗雩均此意,丰歉竟殊疆。

稳几当窗久,湖光满客衣。云封莲室静,萤傍石钟稀。

一水分吴楚,孤城接翠微。山灵应不负,空自采江蓠。

子系中山狼,

得志便猖狂。

采莲时节懒匀妆,日到波心拨棹忙。

莫向荷花深处去,荷花深处有鸳鸯。

天宝承平奈乐何,华清宫殿郁嵯峨。朝元阁峻临秦岭,
羯鼓楼高俯渭河。玉树长飘云外曲,霓裳闲舞月中歌。
只今惟有温泉水,呜咽声中感慨多。

楔子

(冲末扮李彦实引净李文道上,诗云)月过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老汉姓李,名彦实,在这河南府录事司醋务巷住坐。嫡亲的五口儿家属:这个是孩儿李文道,还有个侄儿李德昌,侄儿媳妇刘玉娘,侄儿根前有个小厮,叫做佛留。侄儿如今要往南昌做买卖去,说今日来辞我,怎生这早晚还不见来?(正末扮李德昌同旦、俫上,云)自家李德昌是也。这个是我浑家刘玉娘,这个是我孩儿佛留。我开着个绒线铺,这对门是我叔父李彦实。有个兄弟唤做李文道,乃是医士。我在这长街市上算了一卦,道我有一百日灾难,千里之外可躲。我今一来躲灾,二来往南昌做些买卖。大嫂,咱三口儿辞叔父去来。(旦云)咱去来波。(正末做见李彦实科,云)叔父,你孩儿去南昌做买卖,就躲灾难。今日是好日辰,特来拜辞叔父。(李彦实云)孩儿,你去则去,路上小心者。(正末向李文道云)兄弟,好看觑家中。(李文道云)哥哥,早些儿回来。(正末云)叔父,您孩儿今日便索长行也。(做出门科,旦云)李大,你今日做买卖去,我有句话,敢说么?(正末云)有何说?(旦云)小叔叔时常调戏我。(正末怒,云)噤声!我在家时不说,及至今日临行,说这等言语。大嫂,再也休提,你则好看家中,小心在意者。(唱)

求予追和。屈指三十余年,三老仙去久矣,今昔之感,不能己于言也。时重逢元夜心暗惊。忆当年、诸老放晴。对芳景、张灯火,画堂深、箫鼓到明。乌衣巷口东风在,甚而今、春草乱生。试点检、繁华梦,有梅花之一三十九首

魏氏起索头,统万驾勃勃。太武及文成,兵氛犹未歇。

高祖力用夏,三灵为之悦。人文外以炳,天纲内多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