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之寓静斋敩学之暇不废吟咏甚自得也因其归省作诗送行

得之寓静斋敩学之暇不废吟咏甚自得也因其归省作诗送行朗读

数椽茅屋绝过从,窗户深明一径通。雨过竹丛增晚翠,风翻荷沼乱殷红。

揩磨五字无瑕颣,鼓吹群经有折衷。敩学从来自强半,应怜时辈尚谈空。

李光简介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

李光朗读

古诗得之寓静斋敩学之暇不废吟咏甚自得也因其归省作诗送行相关作品

郫筒对峙玉清圆,绝胜当年碧筩莲。

倾酿尚侔春楚楚,开樽犹带雨涓涓。

峰嶂徘徊霞景新,一潭寒水绝纤鳞。朱字灵书千万轴,

苍髯道士两三人。芝童解说壶中事,玉管能留天上春。

古艾地多胜,修宁景最幽。

溪声常到枕,山色正含秋。

翠蟾戛戛闹黄昏,反手为妖覆手祥。

明月夜光遭按剑,可怜箕子学佯狂。

前瞻雁荡秋最奇,北上天台春更丽。两山特峙天下闻,一郡安闲介兹地。

是佛尽居安乐国,无仙不住没愁乡。听教共献天花供,更管清明分外香。

独树翘寒色,闲云澹落晖。

新霜黄菊重,久雨翠梧稀。

雍门琴罢已浪浪,更上牛山半夕阳。

楚泽云迷千里目,蓟门歌断九回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