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竹

咏竹朗读

外边虽节目,内里却空虚。从来汗流浃,只为写经书。

李觏简介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

李觏朗读

古诗咏竹相关作品

八十磻溪用钓翁,丈人冰雪在颜容。乞身未及调缘鹄,济世何当起卧龙。

先觉令名侔大蔡,后彫遐福集寒松。怜才好客还依旧,终日清谈绿酒醲。

道人久矣泯耳目,萧然自如脱羁束。

朝随扶桑日头起,暮趁崑崙云脚伏。

夜雨邻娃告屋倾,一宵从寄念悲惊。

诚知独处从烧烛,君子行心要自明。

永怀凝神公,履正群仙夸。

流目厌尘土,轩冕卑泥沙。

雪花联玉树,冰彩散瑶池。翔禽遥出没,积翠远参差。

奔走风云四面来,坐看山垄玉崔嵬。

平治险秽非无德,润泽焦枯是有才。

别子剑江上,相逢二十秋。盐车终厄骥,渔艇不惊鸥。

招隐歌空谷,酬知赋远游。我无徐孺榻,山馆缺淹留。

初和柳絮飘侵槛,复共梨花舞傍人。一种妍华看不定,只凭高调和阳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