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至长安(时自外郡再授郎官)

初至长安(时自外郡再授郎官)朗读

左迁凡二纪,重见帝城春。老大归朝客,平安出岭人。

每行经旧处,却想似前身。不改南山色,其馀事事新。

刘禹锡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刘禹锡朗读

古诗初至长安(时自外郡再授郎官)相关作品

奔走伤形役,艰难感物华。

澹烟笼远树,小雨湿寒沙。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结得同心欲寄郎,还将双带剌鸳央。殷勤祝付西归燕,一纸书缄泪两行。

独向回塘坐月明,萧然江雨送秋声。绿窗逼水衣初冷,一叶辞枝鸟亦惊。

孤客梦魂闻铁马,邻人心绪托银筝。红蕖落尽蒹葭折,惟有寒潮不肯平。

赤壁春霄客未眠,正逢孤鹤下江烟。箫声忽起还连棹,月色相看独扣舷。

千里旌旗他日梦,一尊怀抱几人怜。攀厓欲尽临流兴,回首长空已划然。

桂香浮绿酒。持杯邀月,何愁佳友。欲写秋光,钝笔近来如帚。空对珠宫贝阙,恍夜色、明于晴昼。休忆旧。人情节意,年年同否。浪走紫陌红尘,笑底用腰间,印金悬斗。鹭约鸥盟,江上怪余应久。便有*云好手,向此夕、何妨深袖。沉醉后。忘却镜中白首。

玄兔月初明,澄辉照辽碣。映云光暂隐,隔树花如缀。
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彩缺。临城却影散,带晕重围结。
驻跸俯九都,停观妖氛灭。

有鱼可漉酒可沽,尔更未知山水娱。

今晨系缆才须臾,异日回头看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