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代罗樊二妓招舒著作

九日代罗樊二妓招舒著作朗读

罗敷敛双袂,樊姬献一杯。不见舒员外,秋菊为谁开。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白居易朗读

古诗九日代罗樊二妓招舒著作相关作品

高义由来擅月评,壮年锐志立功名。

助平逆党谋先定,谩骂兇酋色不惊。

悠悠马上困思茶,休歇僧房到日斜。

殿背无人绿钱满,小盆零落珊瑚花。

百花堪独立,一雨更风流。日暮行云女,仙裳覆楚丘。

明添丹脸激,暗抱锦心愁。晴昼犹须赏,何人驻紫骝。

搔首踟蹰散发时,刀光皎处鬓如丝。吕仙妙术今犹在,留作工夫世上奇。

只言英石冠南中,未识真阳一两峰。

遮莫坡陀将不去,将诗描取小玲珑。

峥嵘入陷石,石径转逾窄。

划然洞门开,斜光一道白。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纳于大庙,非礼也。

  臧哀伯谏曰:“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犹惧或失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孙。是以清庙茅屋,大路越席,大羹不致,粢食不凿,昭其俭也;衮冕黻珽,带裳幅舄,衡紞纮綖,昭其度也;藻率鞞鞛,鞶厉游缨,昭其数也;火龙黼黻,昭其文也;五色比象,昭其物也;钖鸾和铃,昭其声也;三辰旂旗,昭其明也。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今灭德立违,而置其赂器于大庙,以明示百官。百官象之,其又何诛焉?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郜鼎在庙,章孰甚焉?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邑,义士犹或非之,而况将昭违乱之赂器于大庙。其若之何?”公不听。

春山扫翠春云浓,曲尘待飏催花风。明湖淰淰舒卵色,时节恰在中和中。

西园置酒值清暇,联辉花萼停红。高襟各自屏轩盖,接席特许陪章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