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叔内翰见索谢公游嵩书感叹希深师鲁子聪几

永叔内翰见索谢公游嵩书感叹希深师鲁子聪几朗读

昔在洛阳时,共游铜驰陌。

寻花不见人,前代公侯宅。

深堂锁尘埃,空壁斗蜥蜴。

楸阴布苔绿,野蔓缠石碧。

池鱼有偷钓,林鸟有巧射。

园隶见我来,朱门暂开辟。

园妇见我还,便扫车马迹。

何以扫马迹,实亦畏他客。

我辈唯适情,一叶未尝摘。

他人或所至,生斗不得惜。

又忆游嵩山,胜趣无不索。

各具一壶酒,各蜡一双屐。

登危相扶牵,遇平相笑噱。

石捣云衣轻,岩裂天窗窄。

上饮醒心泉,高巅溜寒液。

下看峰半雨,广甸飞甘泽。

夜宿岳顶寺,明月入户白。

分吟露气冷,猛酌面易赤。

明朝循归途,两胫痛苦刺。

日旱就马乘,香草路迫厄。

却望峻极居,已与天外隔。

薄暮投少林,漱濯整冠帻。

碑观巡幸僧,指古定空壁。

誓将新咏章,灯前互诋擿。

杨生謢己短,不字不肯易。

明年移河阳,簿书日堆积。

忽得谢公书,大夸游览剧。

自嵩历石堂,藓花题洞额。

其文曰神清,固非人笔画。

乃知二公贵,逆告意可赜。

遂由龙门归,里堠环数驿。

我时诗以答,或歌或辨责。

责我不喜僧,性实未所获。

凡今三十年,累冢拱松柏。

唯与公非才,同在不同昔。

昔日同少壮,今且异肥瘠。

昔日同微禄,今且异烜赫。

昔同骑破鞯,今控银辔革。

昔同自讴歌,今执乐指百。

死者诚可悲,存者独穷厄。

但比死者优,贫存何所益。

梅尧臣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朗读

古诗永叔内翰见索谢公游嵩书感叹希深师鲁子聪几相关作品

休向菩提学问禅,林泉风月自娟娟。但吃笋根清五蕴,不知何处是真玄。

南忆新安郡,千山带夕阳。断猿知夜久,秋草助江长。

疏发应成素,青松独耐霜。爱才称汉主,题柱待回乡。

暮春多雨昼冥冥,罗生画松当素屏。老蛟化为剑气黑,白鹤下啄苔痕青。

传来日暮自篝火,梦入幽岩寻茯苓。不遇胡僧露双脚,石函自了读残经。

瀑流悬绝壁,峰月上寒空。鸟鸣苍涧底,僧住白云中。

得酒相逢笑绝缨,而今双鬓不全青。

蓬莱尚说三四浅,何况方平与蔡经。

怀中保子二龄馀,弄尔西窗旧读书。我指卿卿新画像,可怜未解泪沾裾。

供帐都门羡二疏,赐归犹得老田庐。他年萧传催和药,一著先机恨不如。

丰姿皎皎接东篱,贞白寒芳缀满枝。月朗霜明色共赏,冰肌玉质影难移。

重阳山笛催秋节,五柳家庭送酒时。露滴幽枝通造化,铅华洗尽晚香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