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池守王微之访别

依韵和池守王微之访别朗读

君荣初出守,我老未东归。

病眼生花早,苍毛似叶稀。

往还从更少,谈笑暂相依。

不及秋鸿翼,能随向楚飞。

梅尧臣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朗读

古诗依韵和池守王微之访别相关作品

新荷翠参差,十亩藏漪澜。临风倚云盖,过雨惊珠盘。

夕阳香四来,坐我西阑干。三径未论菊,九畹空羞兰。

百感丛暮齿,秋怀惨不温。青灯把书卷,兀若枯树根。

浊俗孰好我,素心情所奔。澹澹岁寒花,飘摇几枝存。

  天可必乎?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天不可必乎?仁者必有后。二者将安取衷哉?吾闻之申包胥曰:“人定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茫茫。善者以怠,恶者以肆。盗跖之寿,孔、颜之厄,此皆天之未定者也。松柏生于山林,其始也,困于蓬蒿,厄于牛羊;而其终也,贯四时、阅千岁而不改者,其天定也。善恶之报,至于子孙,则其定也久矣。吾以所见所闻考之,而其可必也审矣。

  国之将兴,必有世德之臣,厚施而不食其报,然后其子孙能与守文太平之主、共天下之福。故兵部侍郎晋国王公,显于汉、周之际,历事太祖、太宗,文武忠孝,天下望以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盖尝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已而其子魏国文正公,相真宗皇帝于景德、祥符之间,朝廷清明,天下无事之时,享其福禄荣名者十有八年。今夫寓物于人,明日而取之,有得有否;而晋公修德于身,责报于天,取必于数十年之后,如持左契,交手相付。吾是以知天之果可必也。

方千里

帘筛月影金,风卷杨花雪。天边鸿雁少,音尘绝。春光欲暮,客心归心折。江湖波浪阔。目断家山,料应易过佳节。
柔情千点,杜宇枝头血。危肠余寸许,谁能接。眠思梦忆,不似今番切。欲对何人说。搅镜沈吟,瘦来须有差别。

遥知风雨后,明月湿江蓠。几处如寒食,荒流空莫思。

雨耕侵坏冢,春网得沈碑。若起论兹世,先生何所为。

一门十捧乡老书,四子五折东堂桂。

依然人境绝尘埃,最好扁舟一溯洄。七十二峰青到眼,夕阳红处钓船来。

薄战西风血点衣,天教阳质迓寒威。曾陪烈士歌金甲,还待幽人上翠微。

献岁谩疑迟节序,赏心赢得殿芳菲。相看醉此贞元会,又到梅花带腊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