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瞻次孙觉谏议韵题郡伯闸上斗野亭见寄

和子瞻次孙觉谏议韵题郡伯闸上斗野亭见寄朗读

扁舟未遽解,坐待两闸平。

浊水污人思,野寺为我清。

昔游有遗咏,枯墨存高甍。

故人独未来,一樽谁与倾。

北风吹微云,莫寒依月生。

前望邦沟路,却指铁瓮城,茅檐卜兹地,江水供晨烹。

试问东坡翁,毕老几此行。

奔驰力不足,隐约性自明。

早为归耕计,免惭老僧荣。

〈僧荣,斗野主人也。

子瞻将卜居丹阳蒜山下,此亭正当归路,故云尔。

苏辙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苏辙朗读

古诗和子瞻次孙觉谏议韵题郡伯闸上斗野亭见寄相关作品

画楼高。画船摇。君领琵琶侬领箫。双鬓互见招。

茗能浇。药能烧。别有今生清课饶。他生要福销。

过船仍戴紫阳巾,鼓吹旌旗闹杀人。了得去留无碍意,不论居士宰官身。

裂石作翠竹,秋风生晚凉。政须人啸咏,应记我行藏。

啼鹃又促春光换,芳华欲留何计。懊恼兰心,模糊柳态,暗被箫声勾起。

疏篷倦倚。仗尺八苍龙,细传心事。一舸鸱夷,水天日落碧无际。

碧海云峰百万重,中原何处托孤踪?

春泥细雨吴趋地,又听寒山夜半钟。

冉冉碧濠边,三株细柳眠。根攲元著水,叶大镇藏烟。

不作栋梁用,岂忧斤斧先。春风任飘泊,客意亦留连。

素心爱云水,此日东南行。

笑解尘缨处,沧浪无限清。

西山四百寺,金银烂蓬岛。红光据绝颠,迥出千岫杪。

香山既穷望,石磴上深杳。奇峰刺天出,势欲截飞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