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还东嘉

送僧还东嘉朗读

中林昨夜待微月,因想谢公池上楼。

何意师言石门路,一瓶还自上归舟。

林逋简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

林逋朗读

古诗送僧还东嘉相关作品

丹青百丈鹅溪绢,缥轴南郊大礼图。

官隶威仪犹是汉,山河风景已非吴。

团团隄路行无极,一株一步杨柳碧。

佳人反覆看荷花,自恨鬓边簪不得。

万峰云木郁苍苍,古垒仍存阅武场。南渡关河双眼尽,中原风物百忧傍。

尚传草莽开黄屋,想见龙蛇绕御床。往事只今俱洒泪,两阶干羽意何长。

留取园中数亩赊,拟栽灵药谢纷华。

儿童今日知翁喜,移得君家豆蔻花。

似隐还非隐,未能忘世情。山河亡国恨,风雨客楼声。

穷有天堪问,贫无地可耕。桃源窅何处,目断故秦城。

  经,常道也。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其主于身,谓之心。心也,性也,命也,一也。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是常道也。其应乎感也,则为恻隐,为羞恶,为辞让,为是非;其见于事也,则为父子之亲,为君臣之义,为夫妇之别,为长幼之序,为朋友之信。是恻隐也,羞恶也,辞让也,是非也;是亲也,义也,序也,别也,信也,一也。皆所谓心也,性也,命也。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是常道也。

  以言其阴阳消息之行焉,则谓之《易》;以言其纪纲政事之施焉,则谓之《书》;以言其歌咏性情之发焉,则谓之《诗》;以言其条理节文之着焉,则谓之《礼》;以言其欣喜和平之生焉,则谓之《乐》;以言其诚伪邪正之辨焉,则谓之《春秋》。是阴阳消息之行也,以至于诚伪邪正之辨也,一也,皆所谓心也,性也,命也。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夫是之谓六经。六经者非他,吾心之常道也。

杨子谭经处,吴公学道祠。宫墙红靡靡,庭筱绿差差。

演迤诗书泽,冲融雨露私。草玄心独苦,稽古力难裨。

虚舟载孤月,月浸芦花白。天影浴澄波,波回漾空碧。

吟魂渺何依,烟霞久成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