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谷道中辞春 其三

阳谷道中辞春 其三朗读

野水荒郊屡问津,浮云孤寄一閒身。可怜阳谷城西柳,不是青青帝里春。

刘宗周简介

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别号念台,汉族,明朝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他著作甚多,内容复杂而晦涩。他开创的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清初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刘宗周绝食而死后,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延续至今。 ...

刘宗周朗读

古诗阳谷道中辞春 其三相关作品

入水江有鱼,采山林有木。栖栖东邻孀,悲凉守空屋。

年荒鬻钗钏,服食恒不足。虽有膝下儿,身为富人仆。

遨游京国岁华侵,一命南还雨露深。

囊里尚存言事稿,床头已尽结交金。

三姑庙南豆叶黄,马王塘北稻花香。

秋衣薄处宜思妾,春酒熟时须饷郎。

花品畴同古逸民,此花有骨不开春。空山之中八九月,千载而上两三人。

行傍岩崖思采采,如闻潭水尚粼粼。洁兹筐筥斋心访,日月精英冀得真。

云山万叠深复深,山根碧涧清人心。幽人长夏忽来此,避暑坐爱苍松阴。

坐来睡渴目双瞑,谁计斜阳在东岭。如雷鼻息和泉声,风捲松涛吹不醒。

身世两不知,闭户空山下。夜深阶苔上,明月清光泻。

芳颜淑景思漫漫,南国何人更倚阑。已借铅华催曙色,更裁红碧助春盘。

早梅半面留残腊,新柳全身耐晓寒。从此风光长九十,莫将花月等闲看。

阒然空宇悄无声,趺坐安禅境最清。四壁与天元不隔,六窗含月喜长明。

投机要识无繻锁,煮茗时烧折足铛。自笑幽人尚多事,长镵带雪斸黄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