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余菊庵秋涧鸣泉图

题余菊庵秋涧鸣泉图朗读

无多著墨转新奇,颇与生平性分宜。掬得寒泉浣肝肺,此中容我更题诗。

朱庸斋简介

朱庸斋(1920一1983),原名奂,字涣之。词学家、书法家。广东新会县人,世居西关。出身书香世家,为晚清秀才朱恩溥的儿子。幼时研读古典文学,尤酷爱词章,随陈洵学词, 13岁能吟诗,深得老师喜爱。青年时以词知名,长期系统研究词学,提出填词以“重、拙、大”作标准,后又加“深”字,对词学发展作出了贡献。除词学外,偶作明人小品画亦楚楚可人,书法习钟繇,雍容雅秀,尤工于小札和题跋。1983年,朱庸斋肾病复发,病逝于广州西关之分春馆。 ...

朱庸斋朗读

古诗题余菊庵秋涧鸣泉图相关作品

秋风索索连江起,暮过烟波十余里。

长芦瘦竹映渔家,灯火渺茫寒照水。

公子孤标绝世奇,亭前栽竹静相宜。苍龙垂影云千尺,翠袖临风玉一枝。

特操不随春色改,高情只许岁寒知。江头留得扁舟在,何日从君独钓时。

凌风翠*兴飘然。步跹跹。*忘言。净洗明妆,不与世争妍。玉质金相清韵绝,端可拟、月中仙。天寒日暮水云边。忍相捐。意难传。回首珠宫,贝阙不胜寒。环佩珊珊香冉冉。谁敢与、*婵娟。

芙蓉叶烂不还乡,五月玄岩尚带霜。梦入花田看越女,手擎丹荔倚斜阳。

不踏天真路,依稀二十年。石门深竹径,苍峡泻云泉。

泮壁环胥海,龟畴见宋田。文明原有象,卜筑岂无缘?

紫元翁一日公馀,危坐寂寥。幽怀逸思,偶往云山烟波之间,想见其为乐也,因作云山、烟波二行,歌之以瑶池月。精严禅老请刻之石,乃书以遗之。

微尘濯尽,栖真处、群山排在云汉。青盘翠跃,掩映平林寒涧。流水急、数片桃花逝,自有留春仙馆。秦渔问,前朝换。卢郎待,今生满。谁伴。元翁笑语,相从未晚。更安得、世味堪玩。道未立、身尤是幻。浮生一梭过,梦回人散。卧松庵、当会灵源,现万象、无中须看。乾坤鼎,阴阳炭。琼枝秀,金圆烂。何患。朝元事往,孤云难管。

乡里衣冠久不振,后来犹喜有斯人。

曾为蓬岛神仙主,端是储闱羽翼臣。

横渠方寸著乾坤,傅到南轩更莫论。

四海交朋霜叶落,半张翰墨雪涛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