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丑重九前四日为余二十初度,制此书感,时在辰阳道中 其二 叫声

丁丑重九前四日为余二十初度,制此书感,时在辰阳道中 其二 叫声朗读

今日个山隐隐水迢迢。细瞧细瞧。者秋光为谁好。

猛添来绿鬓十年愁,算和那黄花一样造。

易顺鼎简介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易顺鼎朗读

古诗丁丑重九前四日为余二十初度,制此书感,时在辰阳道中 其二 叫声相关作品

诗书门户耿馀光,残月孤星各一方。白首相逢笑相问,何如耆旧在襄阳。

忆昔鸣驺闯草庐,欢然把酒话襟期。

自从六月袂分后,又是重阳节过时。

天上颁来有玉音,退朝持献北堂深。敢云今日推恩意,不是生平教子心。

慈竹故应多晚节,绿槐原自足春阴。门庭盛事知多少,谢得高车日降临。

山中夜来雨,云气不曾收。手扶绿玉杖,行傍水西头。

何处飞来共一枝,任他头首也相随。梁王池上春多少,几见开花结子时。

兰台又见上封章,鸡舌曾颁汉署香。一夜星辰经御览,九秋宫殿动高凉。

中朝典礼藏金匮,上界仙人直玉堂。白发词臣犹奉使,故园松菊老柴桑。

弓刀十驿岳莲州,渭水秦山得意秋。

王粲从军正年少,庾郎入幕更风流。

蜿蜒千里接东西,保障洪流金作堤。风雨岁深波浪激,茭青芦白共凄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