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其一 感旧

踏莎行 其一 感旧朗读

暗减幺红,潜移嫩碧。楼头无限伤心色。晚桃几点断肠花,垂杨一树含颦叶。

无恙窗纱,依然屏格。苔廊不见双钩屧。旧时和月凭栏杆,如今惟有栏杆月。

樊增祥简介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

樊增祥朗读

古诗踏莎行 其一 感旧相关作品

萍聚只因今日浪,荻斜都为夜来风。

当年万里龙沙路。载多少、离愁去。冷压层帘云不度。

芙蓉双带,垂杨娇髻,弦索初调处。

新雨路少人,公子有佳招。

下马语未竟,西城趋连镳。

雨后双螺对绾青,采毫曾此蘸中泠。写成九派分流势,不写当年瘗鹤铭。

从来非佛亦非仙,直以虚心谢世缘。饥火尽时无内热,睡蛇死后得安眠。

饥肠自饱无非药,定性难摇始是禅。麦饭葱羹俱不设,馆君清坐不论年。

柏酒俄惊新令节。客舍迢遥,望玉京双阙。红旭才临宫漏澈。

早梅逗处琼楼雪。

竹外一灯青,残书伴古厅。

叶乾闻雨急,山近觉岚腥。

老臣连上皂囊封,去访三茅驾鹤翁。

曾为苍生论敝事,因从紫府得仙风。